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人工挖孔桩在施工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容易发生坍塌,还有施工工艺不合格,甚至不注意施工安全会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因此我们在施工中要严格遵守施工安全,注意以下几点:
1.容易引发坍塌。在具有较高的地下水位的高砂性土和淤泥质土中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特别是在有承压水的地区,容易引发管涌、坍孔等工程事故。如果挖孔卸荷量大,往往引起孔壁土的松散,使桩周土的强度降低,如果不设置有效的护壁,非常容易造成孔壁坍塌。
2.施工工艺不合乎施工标准要求。主要表现在清理桩孔底部不:测量***不准确,不能有效控制成孔时的垂直度,没能及时把混凝土浇灌成孔中,致使在侧压力下护壁变形、桩位发生偏移。如果混凝土质量不过关,桩孔内就可能产生很多的积水,而只采取一般的串筒施工,不采用水中浇混凝土导管施工,就会造成混凝土离析,从而使桩孔内的振捣不佳。
3.致使发生其他的安全事故。有的地区富含地下水,可能致使其周围地下水位降低,从而导致地面沉降,进而损坏其周边的房屋、管道和设备仪器。如果土层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就可能把***气体排放出来,致使桩孔内缺氧,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人工挖孔桩施工步骤
人工挖孔桩施工步骤: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开挖节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木辘轳) →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拆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分→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放混凝土溜筒(导管)→浇筑桩身混凝土(随浇随振)→插桩顶钢筋。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1、放线***
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划出上部(即节)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并沿桩中心位置向桩孔外引出四个桩中轴线控制点,用牢固木桩标定。
2、开挖土方节桩孔土方
人工开挖桩孔应从上至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控制开挖桩孔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及施工方案而定,一般以0.9m~1.2m为宜。开孔完成后进行一次测量校核工作,对孔径、桩位中心检测无误后进行支护。每挖完一节,必须根据桩孔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一致。
3、护壁施工
(1)绑钢筋、支模板
成孔后应设置井圈,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圈护壁。当桩的直径不大,深度小、土质好、地下水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素混凝土护壁。
土质较好的小直径桩护壁可不放钢筋,但当设计要求放置钢筋或挖土遇软弱土层需加设钢筋时,桩孔挖土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安放钢筋,然后安装护壁模板。
(2)浇灌节护壁混凝土
护壁混凝土每挖完一节以后应立即浇灌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一般为C20。
护壁混凝土应根据气候条件,浇筑完毕须经过24h后方可拆模,一般在下节桩孔土方挖完后进行。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