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的快速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是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氧化酶阴性的杆状***,为需氧和兼性厌氧,可在有胆盐(或具有其他***生长的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生长,通常可在36℃+2℃发糖并产酸和醛。具有-半乳糖苷酶,在本标准设定的条件下,大肠菌群为能分解β-半乳糖苷,使培养基发出荧光或生成紫色(或红色)菌落。主要由肠科中四个属内的一些***所组成,即埃希氏菌属、柠檬酸属、克雷伯氏菌属以及肠属。
大肠菌群主要来源干人畜娄便,故以此作为类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回能。如果大肠菌群存在于食品中,表明未作有效的消毒处理、加工后保存条件不良或消毒后又受到污染。快速检验这些***,有助干食品的卫生管理,维护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大肠大肠菌群测试片(FilmplateTME
大肠(Escherichia coli)和大肠菌群(Coliform)都是存在于温血动物肠道和粪便的***,是条件性致病菌,主要造成水体污染,也可能引起食物中du的发生。大肠大肠菌群测试片(FilmplateTM E.coli&coliform count plate BE203)是一种预先制备好的一次性培养基产品,可以同时检测大肠和大肠菌群,含有大肠菌选择性培养基、冷水可溶性的吸水凝胶和半乳糖苷酶(GAL)和葡萄糖醛酸酶(GUD)指示剂。大肠显蓝色,其他大肠菌群显红色,蓝点加上红点为总的大肠菌群数。 本产品适合于食品及原料中大肠菌群的计数,如消毒牛乳、冷饮和调味品等样品的检测,也可用于表面的卫生检测。
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常见检测方法
1、纸片法
采用纸片、纸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粪大肠菌群在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的方法,即粪大肠菌在纸片培养基上呈红色菌落,菌落周围产生黄圈是粪大肠菌分解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的结果。
2、酶底物法
将加入酶底物检测***的100ml水样注入51孔或97孔的定量测量盘中进行密封后培养,由于大肠菌群***能产生一种β-半乳糖苷酶分解PG使得培养液呈***,同时大肠埃希氏菌可以产生葡萄糖醛酸酶分解MUG,培养液将会在波长366nm紫外光下产生荧光反应。通过计算有***反应和荧光反应的孔穴数,可对照MPN表查出其代表的粪大肠菌群可能数水中粪大肠菌群。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