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交换机从网桥发展而来,属于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它根据MAC地址寻址,通过站表选择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交换机自动进行。路由器属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设备,它根据IP地址进行寻址,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产生。交换机的好处是快速,由于交换机只须识别帧中MAC地址,直接根据MAC地址产生选择转发端口算法简单,便于ASIC实现,因此转发速度极高。但交换机的工作机制也带来一些问题。
ATM技术采用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换。由于长度固定,因而便于用硬件实现ATM采用专门的非差别连接,并行运行,可以通过一个交换机同时建立多个节点,但并不会影响每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能力。ATM还容许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建立多个虚拟链接,以保障足够的带宽和容错能力。ATM采用了统计时分电路进行复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带宽可以达到25M、155M、622M甚至数Gb的传输能力。
从功能上:交换机是用于连接多台设备,让其具备网络互通的条件。从定义上:交换机是一个网络设备,能连接多台设备到计算机网络中,通过数据包交换的方式,将数据转发到目的地。目前连接线采用的有两种:双绞线(网线)和光纤;连接方式可分为:终端连接交换机、交换机连接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间的连接、交换机级联、交换机堆叠、链路聚合等。
肉眼可见的是交换机有很多端口,这些端口是通过MAC地址,也就是网卡的硬件地址来识别,从而达到数据交换的功能;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很像理想化的交通,各个岔路口的(交换机的端口)的车辆(数据)都有自己的专门车道,每辆车都有自己的目的地(MAC地址),所以主干道的交通不会堵塞(交换机的特点:无阻塞的交换数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