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
②向待检液中滴加NaOH溶液或氨水,产生白色絮状沉淀,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沉淀变为灰绿色,变为红褐色,说明含Fe2+.
③向待检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无变化,再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显红色,说明含Fe2+.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 Cl2 →2Fe3+ + 2Cl-
Fe3+ + 3SCN-→Fe(SCN)3
(2)Fe3+的检验方法:
①含有Fe3+的溶液呈***;
②向待检液中滴加NaOH溶液或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含Fe3+.
③向待检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说明含Fe3+.
碳素工具钢
①钢号冠以“T”,以免与其他钢类相混。
②钢号中的数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千分之几表示。例如“T8”表示平均碳含量为0.8%。
③锰含量较高者,在钢号标出“Mn”,例如“T8Mn”。
④碳素工具钢的磷、硫含量,比一般碳素工具钢低,在钢号加注字母“A”,以示区别,例如“T8MnA”。
易切削钢
①钢号冠以“Y”,以区别于碳素结构钢。
②字母“Y”后的数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3%的易切削钢,其钢号为“Y30”。③锰含量较高者,亦在钢号后标出“Mn”,例如“Y40Mn”。
化学分析法:根据化学反应来确定金属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统称为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通过定性分析,可以鉴定出材料含有哪些元素,但不能确定它们的含量;定量分析,是用来准确测定各种元素的含量。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为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采用适当的分离手段,使金属中被测定元素与其它成分分离,然后用称重法来测元素含量。
容量分析法:用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溶液)与金属中被测元素完全反应,然后根据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被测定元素的含量。
38 .光谱分析法:各种元素在高温、高能量的激发下都能产生自己特有的光谱,根据元素被激发后所产生的特征光谱来确定金属的化学成分及大致含量的方法,称光谱分析法。通常借助于电弧,电火花,激光等外界能源激发试样,使被测元素发出特征光谱。经分光后与化学元素光谱表对照,做出分析。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