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模剂是一种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脱模剂有耐化学性,在与不同树脂的化学成份(特别是乙烯和胺类)接触时不被溶解。脱模剂还具有耐热及应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损;
脱模剂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转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碍喷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由于注塑、挤出、压延、模压、层压等工艺的迅速发展,脱模剂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
粘铝本身是金属间化学扩散反应。下图概括了发生在模具型腔内与粘模相关联的变化。压铸合金与模具钢的亲和力越大,越容易互相熔融粘合在一起。当铝合金中铁含量低于0.7%时,模具表面铁原子因浓度梯度向铝液渗透的速度加快,易生成铁-铝或铁-铝-硅金属间化合物而粘模。显然纯铝的粘模倾向严重,压铸常用的共晶铝硅合金粘模倾向则较小。镍有促进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作用,铝液中的夹杂及铬镍等都可能增加粘铝机会。高硅和增锰则可减慢中间金属相成长速度,减少粘模。少量锶(0.004%)和钛(0.125%)亦可减轻粘铝。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压铸技术的进步,脱模剂也相应改善。这些改善包括脱模剂成分,成膜性,耐温性,润滑性,防止粘模与焊合,以及符合环保要求,对身体无害并安全。由早期的油+石墨涂料,向水基涂料发展,从普通油基皂质乳液系列到目前广泛应用的改性硅油系列的水基脱模剂,无水浓缩脱模剂(用于微喷涂),并向反应性半永涂料和粉体无机涂料发展。但至今,尚没有一种脱模剂既能提供所有可能的性能又没有使用限制或缺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