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RFID应用的热点
工业领域是供应链问题的温床。主要的物流效率低下通常可追溯到制造商对其敏感货物的位置及其状况缺乏足够了解。RFID和工业物联网共同提供了对此类重要数据的实时访问,并消除了许多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与产品、仓库货架和车辆相连的RFID标签网络,工业物联网软件能够跟踪敏感商品的状况。工业物联网云平台为RFID和传感器技术生成的所有数据提供存储和分析功能,然后,工业物联网平台通过分析算法对它们进行运行以可视化结果。根据平台的参数,这些结果可以通过仪表板、报表、实时产品位置图等来表示。此外,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通常使用网络或移动应用程序来简化与用户的通信,例如,如果仓库中的温度接近临界阈值,这些应用程序将立即提醒员工注意该问题。
工业物联网的特点
自***与自维护:工业物联网的每个节点为整个系统提供自己处理获得的信息或决策数据,当某个节点失效或数据发生变化时,整个系统会自动根据逻辑关系做出相应调整。
数据收集范围:工业物联网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手段随时获取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后期用户使用各个阶段的信息数据,而传统工业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往往局限于生产质检阶段。
智能处理:工业物联网综合利用云计算、云存储、模糊识别、***网络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结合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互联传输:工业物联网利用独用网络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实时准确地传递物体信息,对网络依赖性更高,更强调数据交互。
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工业产品的数字设计、验证和测试,工业装备的数字化控制,都离不开工业软件支撑。找到真实工业场景的现实瓶颈问题,自下而上形成实际可操作、可的一系列系统解决方案,并以工业APP、工业微服务等形式逐渐沉淀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由单点应用到多点推广,由特定行业、特定区域推及至跨行业跨领域,建立起涵盖生产全流程、全环节的一系列平台解决方案,形成多层次平台发展体系.
中小企业也可以做工业互联网
数字化程度不高、体量不够大的中小企业也可以做工业互联网。
中小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生存和发展,为消费者和股东创造价值。要做工业互联网,就需要做到小而美。所谓量体裁衣,关键是找到适合有用的。
以制造业为例,可以对工业大数据加以利用。通过监测机器数据,实现对生产机器的远程运维管理,监测机器健康状况,从而减少非计划性宕机,提升生产效率。
还可以增加传感设备,帮助提升产品良率。传统的提升良率的方式是抽样检查,根据部分产品的检验结果推断整批的质量状况,难免产生生产者风险和用户风险。
但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在线感知,机器一旦掉线或出现其他问题,可以及时感知人工进行干预,从减少次品产生,减少浪费原材料以及生产时间,从而降低成本。
“监控设备、采集数据、调整维修等,其实都是直接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各种手段来提升生产环节中的效率问题。” “如果企业可以咬住行业痛点,做大痛点,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级的企业。”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