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典型模式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孕育兴起,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六大类典型应用模式。
平台化设计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人员、算法、模型、任务等设计资源,实现高水平高的效率的轻量化设计、并行设计、敏捷设计、交互设计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变革传统设计方式,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
智能化制造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加速创新应用,实现材料、设备、产品等生产要素与用户之间的在线连接和实时交互,逐步实现机器代替人生产,智能化代表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网络化协同是通过跨部门、跨层级、跨企业的数据互通和业务互联,推动供应链上的企业和合作伙伴共享客户、订单、设计、生产、经营等各类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的协同设计、协同生产、协同服务,进而促进资源共享、能力交易以及业务优化配置。
个性化定制是面向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通过客户需求准确获取和分析、敏捷产品开发设计、柔性智能生产、交付服务等,实现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深度参与,是以低成本、高质量和高的效率的大批量生产实现产品个性化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的一种制造服务模式。
服务化延伸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指的是企业从原有制造业务向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具体包括设备健康管理、产品远程运维、分享制造、互联网***等。
数字化管理是企业通过打通核心数据链,贯通生产制造全场景、全过程,基于数据的广泛汇聚、集成优化和价值挖掘,优化、创新乃至重塑企业战略决策、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业务活动,构建数据驱动的运营管理新模式。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企业哪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面对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发展需求,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云平台的延伸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传统云平台为基础,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效能效用,将工业生产过程软件化,并实现工业机理、工业知识的灵活调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维度、企业管理维度和价值链维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面临三方面挑战
目前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建设应以网络“互联、协同”为抓手,突破“互动”瓶颈,以实现比特流、信息流、知识流的三个层面“互动”为核心关键。尹浩认为,目前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正面临三方面挑战。
一,如何实现按需互联,保障比特流端到端实时可靠交互。现有工业互联网基于TCP/IP“尽力而为”的模式,使“二八效应”严重,网络资源主要消耗于20%的节点,无法实现全要素链、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按需互联及比特流端到端的可靠交互。
二,如何很大化网络效能。他认为,生产链、价值链和产业链泛在化感知产生的数据量将呈现快速增长,如何通过很大化网络效能,实现三链跨感知、计算、控制三个功能域的直接优化控制,支持跨功能域的信息流语义级交互是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如何保障互动的安全可控,实现人-机-物知识流协同交互。人-机-物多维度、跨层次互动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构建网络、设备、平台、数据、应用的多维度的安全可信的保障体系,实现云边端的智能协同、实时准确控制是当务之急。、
工业互联网平台
不论是哪一种定义,工业互联网都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概括:
一,数据采集是基础。起本质是利用泛在感知技术对多源设备、异构系统、运营环境、人员信息等要素进行实施采集和云端汇聚。
二,工业PaaS是核心。其本质是在现有成熟的IaaS平台上构建一个可扩展的操作系统,为工业应用软件开发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三,工业APP是关键。主要表现为面向特定工业应用场景,激发全社会资源推动工业技术、经验、只是和实践的模型化、软件化、在封装,让用户可以通过对工业APP的调用实现对特定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