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落地更快
在许多方面,工业物联网都先于物联网,并且落地速度更快。采用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动机要大得多,两者关注的领域截然不同。
工业物联网连接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高风险行业的关键机器和传感器。在这些系统中,故障通常会导致生命***或其他重大风险。
物联网系统往往是消费者级别的设备,例如可穿戴健身工具、智能家居温度计和自动宠物喂食器。它们既重要又方便,但是若遇故障不会立即造成紧急情况。
与物联网相比,工业物联网具有更明显的短期优势。制造公司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率,这意味着采用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回报率(ROI)更高。
工业物联网的实施一般包括四个实施阶段:
1、智能的感知控制阶段
即利用基于末端的智能感知技术(传感器、REID、无线传感网络等)随时、 随地进行工业数据的采集和设备控制的智能化;
2、全方面的互联互通阶段
通过多种通信网络互联互通手段(工业网关、短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广域网和OPC UA等)整合信息化共性技术和行业特征,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安全地传递出去;
3、深度的数据应用阶段
即利用云计算、 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对数据进行建模、 分析和优化,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深度开发应用,从数据仓库中提取隐藏的预测性信息,挖掘出数据间潜在的关系,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有效提高系统的决策支持能力;
4、创新的服务模式阶段
主要利用信息管理、智能终端和平台集成等技术,提供定制服务、增值服务、运维服务、升级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和实施服务等方面,广泛应用于智能工厂、智能交通、工艺流程再造、环境监测、远程维护、设备租赁等物联网应用领域,多方位构建工业物联网创新的服务模式生态圈,提升产业价值,优化服务资源。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架构
从工业互联网定义来看,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具备四个基本功能。一是需要实现将不同来源和不同结构的数据进行广泛采集;二是需要具备并支撑海量工业数据处理的环境;三是需要基于工业机理和数据科学实现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并实现工业知识的沉淀和复用;四是能够提供开发工具及环境,实现工业APP的开发、测试和部署。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架构必须能完全实现这四个功能,即涵盖边缘层、IaaS层、工业PaaS层、工业SaaS层以及贯穿上述各层级的安全防护。其中,边缘层、平台层、应用层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三大核心层级。
首先,边缘层是基础。在平台的边缘层,对海量设备进行连接和管理,并利用协议转换实现海量工业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同时,通过运用边缘计算技术,实现错误数据剔除、数据缓存等预处理以及边缘实时分析,降低网络传输负载和云端计算压力。
其次,平台层是核心。在通用PaaS架构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工业PaaS层的构建,为工业用户提供海量工业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服务,并能够积累沉淀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内技术、知识、经验等资源,实现封装、固化和复用,在开放的开发环境中以工业微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开发者,用于快速构建定制化工业APP,打造完整、开放的工业操作系统。
之后,应用层是关键。通过自主研发或者是引入第三方开发者的方式,平台以云化软件或工业APP形式为用户提供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性应用服务,实现价值的挖掘和提升。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