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干机的工作原理冷干机是采用降温结露的工作原理,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的一种设备。主要由热交换系统、制冷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从空压机出来的热而潮湿并含有水份的压缩空气首先经过空气对空气热交换器预冷却。然后经过预冷却的空气,在空气对冷媒热交换器被冷干机的冷冻剂循环回路进一步冷却,与已经从蒸发器出来被冷却到压力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压缩空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之后压缩空气进入蒸发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压缩空气的温度降至0℃-8℃,空气中的水份在此温度下析出,通过冷凝器将压缩空气中冷凝出的水分油和杂质分离,通过自动排水器将其排出机外。而干燥的低温空气则进入空气对空气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温度升高后输出,能有效地防止管路结露现象的发生,旁通阀能根据负荷变化的要求自动调节冷煤的通过量。
冷干机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1、制冷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目前大多数压缩机采用全密封往复式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提升为高压,并使制冷剂不断循环流动,从而使系统不断将内部热量排放到高于系统温度的环境中。
2、冷凝器
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冷媒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冷媒蒸气冷却成为液态制冷剂,其热量被冷却水带走。使制冷过程得以连续不断进行。
3、蒸发器
蒸发器是冷干机的主要换热部件,压缩空气在蒸发器中被强制冷却,其中大部分水蒸气冷却而凝结成液态水排出机外,从而使压缩空气得到干燥。低压冷媒液体,在蒸发器里发生相变变成为低压冷媒蒸汽,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周围热量,从而使压缩空气降温。
4、热力膨胀阀(毛细管)
热力膨胀阀(毛细管)是制冷系统的节流机构。在冷干机中,蒸发器制冷剂的供给及其调节者是通过节流机构来实现的。节流机构使制冷从高温高压液体进入蒸发器。
维护及检查:维持冷干机温度在零度以上。
要降低压缩空气温度,势必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也降得很低。冷干机在冷却压缩空气时,蒸发器内胆的翅片表面有一层膜状冷凝水存在,如果由于蒸发温度的降低使翅片表面温度在零度以下,其表面冷凝水就可能结冰,这时:
A、由于蒸发器内胆翅片表面附着一层导热系数小得多的冰,大大降低了换热效率,压缩空气不能充分冷却,同时由于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制冷剂蒸发温度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如此循环的结果,必将给制冷系统带来许多不良后果(譬如产生“液压缩”);
B、由于蒸发器内胆翅片的间距不大,一旦翅片上结冰后会减少压缩空气的流通面积,严重时甚至会使气路堵塞,即“冰堵”;总上所述,冷干机的压缩温度应在0℃以上,为了防止温度过低,冷干机里设置了能量旁路保护(由旁通阀或氟路电磁阀来实现)。当温度低于0℃时,旁路阀(或氟路电磁阀)自动打开(开度增大),将未经冷凝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直接注人蒸发器的入口(或压缩机入口的气液分离罐),使温度提升到0℃以上。
C、从系统能耗来讲,蒸发温度过低导致压缩机制冷系数大幅下降,能耗增加。
注意事项
避免在无负载下长时间运转。
请勿连续启动冷媒压缩机,每小时启停次数不得大于6次。
为了保证供气质量,务必遵守开机、停机顺序。
开机:让干燥机运转3—5分钟后再开空压机或进气口阀门。
关机:先关空压机或出气口阀门再关干燥机。
管网中有跨接于干燥机进、出气口的旁路阀,在运行时一定要将旁路阀关紧,避免未经处理的空气进入下游用气管网。
空气压力不得超过0.95Mpa。
入口空气温度不超过45度。
冷却水温度不超过31度。
在环境温度低于2?时请不要开机。
电控柜内时间继电器设定不得少于3分钟。
一般操作只要控制“启动”、“停止”按钮即可
风冷型冷干机冷却风扇受压力开关控制,冷干机在环境温度较低工作时,风扇不转属正常现象。随着冷媒高压增加风扇会自动启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