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法》第5条规定,“对违反******、社会公德或妨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如果事实上对违反合法性条件的发明创造授予了专利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则可向专利复审提出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请求。即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是属于《专利法》第25条规定的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诊断和方法、动植物品种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的领域。
原专利法中,规定导致专利权失去效力的程序,除了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外,还有请求撤销专利权的程序。由于请求撤销专利权的理由是请求人认为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实质性条件。这种请求理由与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理由发生重合。新专利法去掉这一程序,在立法上使各条文更加统一和严密。另外,依照原专利法的规定,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只能在专利被授予后6个月后提出,请求撤销专利权,应在专利权被授予后6个月内提出,这就使得对许多在专利权授予后6个月内被公众发现的不符合专利法要求的发明创造,无法及时提出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新专利法将这一时间提前到自专利法授予开始,弥补上 原立法上的漏洞。
无论是在我国行律规范还是专利***规范中,均无确定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生效时点的直接依据。因此,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生效时点应当根据专利权的特殊性质以及专利***确权行为之目的进行判断。
专利权是一种需经有权***授予的无形财产权。专利***确权行为作为取得和保持专利权的程序,会导致专有权的确立和丧失,故其目的在于判断发明创造是否应受到专有权的保护,而非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赋予执行力。
所谓专利权无效,是在专利权授予之后,被发现其具有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中有关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并经专利复审复审确认并宣告其无效的情形,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不存在。《专利法》第二十二条: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无效宣告请求书应当结合提交的所有证据,具体说明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并指明每项理由所依据的证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