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部位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出现,根据施工现场调查及项目分部验收或住户使用过程后,发现具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在砌筑后次年出现。其部位及主要特点如下:
1、水平裂缝:多出现在填充墙中部、顶部和梁交接处以及门窗洞口过梁下方,有时也出现在墙体与地面交接处。大多数水平裂缝可以沿墙的厚度、长度方向贯穿整个墙体。
2、竖向裂缝:多出现在填充墙中部、与框架柱或剪力墙连接处或砌体交接处。通常宽度较小。
3、斜裂缝:一般出现在梁柱交接处、主次梁交接处和门窗洞口处,其裂缝宽度、长度都较大,基本上贯穿墙体,通常情况下是沿灰缝开裂或砌块开裂。
4、粉刷层空鼓裂缝:裂缝方向无规则,通常呈现网状龟裂,裂缝位置粉刷层空鼓,凿开粉刷层可发现,砌块本身没有开裂。
5、安装水电设备时在砌体上打洞凿槽、敷设管线等过程中,由于槽内管线局部反弹变形或填充的砂浆收缩,则墙体易出现沿管线或设备的裂缝。
加气混凝土砌块粘合剂和干燥的结构知识:
1、为什么加气混凝土和干施工有一个特殊的粘合剂?
人在长期的施工中,加气混凝土砌块由特殊结构的多孔封闭,表面水快,并蔓延到内部是非常困难的,形成浇透现象。用传统的浇灌方法事先对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预浇,当采用传统砂浆施工时,由于保水性差,传统的砂浆和砌筑砂浆在水上会被加气块吸收,导致水泥固化不充分,强度不能正常发挥,粘结砂浆和抗压强度降低,砂浆和砌体粘结不稳定,影响砌筑墙体的质量。开裂、空鼓、脱落、层出不穷的故障现象。因此,传统的砂浆不适合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首先要保证水的比较好,防止潮湿的砂浆块被吸,从而保证了砌筑质量。
加气混凝土设备制品的内孔结构
2、与传统建筑相比,干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特点:
3、采用胶粘剂代替砌筑砂浆湿法施工,灰缝厚度2mm ~ 3mm,地降低了砌体的导热系数,桥梁的灰缝产生。
4、不掺砂浆的方法,并禁止在前面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浇水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也方便了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如何防止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发生裂缝和渗漏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墙体保温材料的合理性主要在于:吸音防火性能好、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重量轻、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另外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具有较高的性,能充分保证薄层施工工艺的要求,可直接在砌块内墙表面进行薄层批嵌,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砌块尺寸大,一块砌块相当于18块红砖,可连续砌筑,不受一次砌筑高度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砌筑速度。并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可切锯、镂线槽等,便于管线埋设。
要减少墙体开裂问题,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研究相应的预防和解决的办法:
(一)减少“整体墙”中的内应力
1.尽量减少墙体材料等产品的实际干缩值
(1)不使用龄期小于30天的墙体材料,保证新墙材在使用前己基本具备较小的实际干缩值和较高的强度。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燥收缩值应≤0.5mm/m,用于外墙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不小于5Mpa,用于内墙的砌块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
(2)应严格控制新墙材的含水率和含水深度。使用时,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不得随浇随砌。雨期施工,新墙材不应露天贴地堆放,并应有可靠的防雨淋措施。被雨水淋湿的新墙材不得立即砌筑。
(3)配制砂浆用的石灰膏必须用孔径大于3mmx 3mm的筛网过滤,并使其充分熟化。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和随拌随用,保证搅拌时间不能太短和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严禁使用隔夜灰。
2.让砌体大部分的沉缩变形发生在墙体压顶及抹灰之前
(1)日砌高度不宜大于1.4m,对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因其自重太轻,容易造成与砂浆的胶结不充分而产生裂缝,故在停砌时,高一皮砖以一皮浮砖压顶,第二天继续砌筑时再将其取走。墙体塞顶宜在7天后,且以600角顶紧。抹灰又应在7天后。
(2)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灰缝的厚度和饱满度。宜用“三一”砌砖法砌筑墙体。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应限制铺浆长度。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导湿性
蒸压加气混凝土具有多孔性,水、水蒸气和孔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在干燥状态下,孔是空的,如果放在湿度较大的环境,湿份将以扩散的方式在孔中传递;如果是与液体水接触,则毛细吸力是水在孔中传递的主要方式。
材料在非饱和状态下的吸水性首先被引入土壤物理学,然后才被引入到建筑材料研究之中。其后,非饱和流体理论被系统地应用于多孔建筑材料的水分迁移中来。此后,不少学者对基于毛细吸力的材料吸水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到蒸压加气混凝土,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吸水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但并未考虑蒸压加气混凝土孔结构对吸水性的影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毛细吸水与气孔孔径分布均匀性、气孔孔径大小和气孔的连通性有关,砌 块内气孔孔径分布越均匀,毛细吸水将越小,当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气孔直径主要分布在700~800μm 范围时,加气混凝土砌块将具有较低的毛细吸水率,连通气孔越多,砌块所提供的毛细吸水通道就越多,毛细吸水率就越大,但其并没有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孔特征对吸水性的关系建立具体的关系模型。
综上所述,采用非饱和流体理论研究建筑材料的吸水性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具体到蒸压加气混凝土这样一种拥有大量大孔的多孔材料,国内外对其吸水性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国内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吸水规律的研究更多是基于试验结果的经验性描述,尚缺乏较深入的吸水机制研究以及考虑孔结构特征对吸水性的影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