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体温计准吗
电子体温计准吗
实际上,我们常用的耳温、额温是不准的,因为临床常用的测量体温的部位只有三个:口腔、腋窝和,而额头、耳朵处的温度因位于体表,受外界温度影响大,并不能很好的反应真正的体温,从严格的诊断学意义上讲是错误的体温测量方式。这类体温计不接触***,采用红外线感应的原理来测量温度,也会有一定的误差。
普通的电子体温计和温度计的误差相差不大,都在±0.1℃以内,但如果测量方法不正确,比如测量1分钟左右听到提示音就取出有可能不准确,因为提示音只是提示预热完成,距离实际测量完成还需要等几分钟;放置的位置不对、测量腋温时腋窝是否干燥等因素也会影响到电子体温计的准确度。
电子温度计校准该怎么做
电子温度计校准该怎么做
扩展资料:
温度计准确点。温度计是由的热膨胀正比于温度来工作的。是很稳定的,密闭在温度计内它的热膨胀系数是恒定的。
温度计是把热传感器产生的热电动势来判别温度高低的。由于热传感器存在零点漂移的问题和冷端补偿的问题所以等级不高的*温度计,可能准确度要稍差些。温度计是用温度计来检定校准的。当然是温度计准确些。
温度计读数的校正 将一支辅助温度计靠在测量温度计的露出部分,其球位于露出柱的中间,测量露出部分的平均温度,校正值Δt按式下式计算。
即: Δt = 0.00016 h (t体 - t环) 式中:0.00016一对玻璃的相对膨胀系数; h—露出柱的高度(以温度差值表示); t体一体系的温度(由测量温度计测出); t环一环境温度,即柱露出部分的平均温度(由辅助温度计测出)。
校正后的真实温度为:t真 = t体 + Δt 例如测得某液体的t体=183℃,其液面在温度计的29℃上,则h = 183 -29 =154, 而t环= 64℃,则 Δt =0.00016×154×(183℃-64℃)=2.9℃ 故该液体的真实温度为:t(真) = 183℃ + 2.9℃ = 185.9℃ 由此可见,体系的温度越高,校正值越大。
在300℃时,其校正值可达10℃左右。 半浸式温度计,在球上端不远处有一标志线,测量时只要将线下部分放入待测体系中,便无需进行露出部分的校正。
电子体温计准确吗
电子体温计是利用温度传感器输出电信号,再将电流信号转换成液晶数字显示温度,同样能保持被测温度的值。电子体温计的元件就是感知温度的NTC温度传感器。
在众多体温计中,准确性的是体温计,但是易碎,破碎后容易导致,而且宝宝往往不愿意乖乖地配合。刚开始几次,家长可以结合体温计结合电子体温计,了解两者之间测量结果的差异,便能够了解到电子体温计的准确度数。
体温计测量范围
体温计测量范围
一般的常规体温计,测量范围为35-42度之间,***的体温一般在36-37度左右,低不低于35度,发热时可能会高至39度,甚至41度,少有超过42度的。所以,体温计一般能够测量大体的温度。
另外,个别人可能会出现低体温症,体温低于35度,甚至低于32度,这样也是比较***的,但这样的***比较少见,所以,体温计一般不能测量这样的温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