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硒肥是一种粮食作物的一种富硒肥,可用在水稻、小麦、玉米、红薯等粮食类作物上。 通过叶面喷施,从而为作物补充有机硒。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果实籽粒吸收,终收获富硒农产品。
水稻硒肥可以作物增强光合作用,显著提高作物的抗病、抗倒伏抗旱等抗逆能力, 促进授粉提高结实率,增加干粒重。水稻、小麦增产5%—15%。 能有效***、铅、镉、等***的吸收,提高作物有机硒含量, 籽粒中蛋白硒含量达到150-200微克/千克。 提升农产品价值,富硒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好卖,且售价更高,是广大地区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微量元素在农业上的用途
1843年德国的农业化学家李比西提出了“小养分律”,即当土壤中某一种养分短缺或不足时,其它养分再多,植物生长也要受到限制,这个短缺的养分被称为“小养分”,
后来引伸为“限制因子论”。施肥时就应首先补充这个小养分元素以维持土壤养分的平衡。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地方化肥施用量增加速度惊人,但微量元素肥料却没有使用,而氮、磷等常量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物质技术因素组成中的一个因素已超过了其它因素,经济效益和增产效应受到了微量元素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很好得到发挥。随着化肥施用量的提高,微量元素肥料推广使用越来越显得重要。
富硒种植业 根据植物对硒的吸收能力,可分硒积聚植物和硒非积聚植物两大类。硒积聚植物常被称为“硒指示植物”。包括两种:
(1)原生硒积聚植物
如黄芪属(Astragalus)植物,含硒量常超过1000μg/g。
(2)次生硒积聚植物
如紫苑属(Aster)植物,每克含硒量很少超过几百微克。大部分农作物不是硒积聚植物,称之为非聚硒植物,其含硒量都很低。
农作物吸收硒的主要来源是土壤中的硒,农作物对土壤中硒的吸收除了与植物种类有关,还与土壤硒含量、土壤质地、PH值、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盐度等因素有关。农作物应用适当的方法富硒,不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且使作物的硒含量成倍增加,达到联合国卫生***规定的人畜需硒标准。生产上农作物施硒主要有3种方式:拌种、叶面喷施、土壤施硒。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