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母线槽分接方便.所谓插接式母线槽,就是它利用插接的方式把主干线的电源分接到支线去,每隔若干米就留有插接箱口,因此分接十分方便。而电缆需要在现场进行分接,可靠性差,即便是预制分支电缆也尤其明显的缺点,主要是需要向工厂定制,其分支连接方式采用开口的“C”型抱箍,时间一久,能否保证紧箍力?加上每一个分支头的价格不菲,因此预制分支电缆至今应用面仍不广。任何一个楼面需要切断电源,母线槽无须断电,只要在空载的情况下,取下母线槽的插接箱即可。但要切断预制分支电缆的分支电源,在带电的情况下操作是十分***的。
目前市场上对铝排的表面处理有很多种,其中不成熟的工艺为铜包铝工艺(亦被很多厂家冠以“铜铝复合母线”的“雅称”),此工艺具体做法是简单的将壁厚0.5mm以下的铜管套在实心铝棒上进行碾压成矩形导体,此工艺难免在铝和铜之间留有空气易出现电化学反应,另外这种难以使铜和铝真正融合的工艺受到“铜铝膨胀系数差别较大”技术瓶颈的限制,很难被市场认可,目前仅有部分小厂家仍采用此种粗糙的工艺蒙骗客户。第二种常见工艺是铝镀锡,就是采用电化学工艺在铝排表面直接镀上锡,这种工艺的确解决了铝在空气中易氧化的问题,但是锡的电阻率远高于铝,由于电流的集肤效应,镀锡后的铝排的载流能力相对下降。第三种工艺是双镀层工艺,即铝排表面先镀铜再镀锡。此种工艺要求高,造价大,一般厂家不会采用。但此种工艺的好处是明显的:首先电镀工艺很好的使得不同金属真正融合起来,不存在膨胀系数问题,其次,较低电阻的铜镀层提高了铝排的导电率,锡镀层防止了铝和铜介质与空气的直接接触,提高了导体的防腐能力。
1.性能表现
母线导体采用铜或铝母线,具有高电流密度,低电阻和低集肤效应,因此无需减小容量。小的压降意味着小的能量损失,终节省了用户的***。对于电缆,由于电缆芯是多股细铜线,因此其根部面积大于相同电流水平的母线的根部面积。而且它的“集肤效应”很严重,降低了额定电流,增加了电压降,并且容易发热。该线的能量损失很大,很容易老化。
1.性能表现
由于未对母线槽的截面加以规定,因此,标以同样额定电流值的相同品种的母线槽,不同厂家的截面往往是不同的。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
(1)例行试验样品截面和实际产品不一样。以前的例行试验报告不说明被试验母线槽的截面。由于减小母线槽截面可降低成本,又能拿出例行试验报告,于是以大截面的母线槽冒充小截面的母线槽进行母线槽的例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