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箱氦检漏及回收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1)氦气充注及回收设计:首先、务必保证安全问题,因为涉及到高压气体因此储气罐务必设置安全阀及压力适时检测装置,保证压力容器安全。第二、压力管道务必密封良好,防止充气及回收过程中空气混入到系统中,造成氦气纯度下降。第三、需要有氦气浓度检测装置,保证在氦气压力及纯度达不到要求时,补充新鲜的氦气。第四、具备虑油装置,防止氦气增压泵以及真空泵中的油蒸汽进入气罐,污染系统。
(2)抽空系统设计:抽空系统设计应本着适度、够用、满足需求原则。系统冗余过大,会导致制造成本偏高,也不离于节能环保。
真空检漏法:被检件和检漏器的敏感元件处于真空状态,在被检件的外部施加示漏物质,如果有漏孔,示漏物质就会通过漏孔进入被检件和敏感元件的空间,由敏感元件检测出示漏物质,从而可以判定漏孔的存在、位置利漏率的大小,这就是真空检漏法。
其它检漏法:被检件既不充压也不抽真空,或其外部受压等方法归入其它检漏法。背压法就是其中主要方法之一。
所谓“背压检漏法”是利用背压室先将示漏气体由漏孔充入被检件,然后在真空状态下使示漏气体再从被检件中漏出.以某种方法(或检漏仪)检测漏出的示漏气体,判定被检件的总漏率的方法。
真空系统的结构是影响真空系统密封性和系统漏气率的关键,真空系统的结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密封性和系统的漏气率。
1、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小曲率半径的死角,要光滑过渡查刹于打麈抛光、清洗清扫。
2、抽空管道、送气管道等与真空室相连接的管道,采用圆弧过渡,使气路畅通无阻,但要考虑清洗清扫的方便性。
3、认真设计真空室内各种连接件的结构,使气路畅通,避免气路堵塞。
4、打磨抛光真空系统内表面,表面越光亮就越不易气体吸附,越容易获得真空。
5、尽可能减小真空室的体积,缩短管路系统。
密封形式的选择
密封形式可根据所需真空度的高低及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密封形式。
密封部位进行水冷后,其温度在80℃左右,个别处温度可达100℃以上)。所以,要选择比较理想的密封圈材料。
用于真空密封橡胶材料,除要求具有光洁表面、无划伤、无裂纹外,还要求有低的渗透率和出气率,良好的耐热性耐油性,同时要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和弹性等。
真空系统的可允许漏气率
真空系统的可允许漏气率应视其操作压力范围及应用的需要而定,以下所列为以真空范围的可允许漏气率。
(1)粗略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操作压力范围为粗略真空,从大气压力1013mBar至1mBar;可允许漏气率为1毫巴?公升/秒。
(2)中度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操作压力范围为中度真空,从1mBar至10-3mBar;可允许漏气率为10-2毫巴?升/秒。
(3)高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操作压力范围为高真空,从10-3mBar至10-7mBar;可允许漏气率为10-5毫巴?升/秒。
(4)超高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操作压力范围为超高真空,压力低于10-7mBar;可允许漏气率为10-9毫巴?升/秒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