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B
由于传统智能水表抄表存在实时监控难、施工复杂、成本高、通信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随着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将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基于NB--IoT技术具备广覆盖、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在智能水表领域不仅可以降低抄表成本,而且可以实现水表管理的智能化和大数据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住宅的智能化和高层化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因为NB-IoT技术具有广覆盖、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智能水表领域的诸多抄表问题。
NB
NB-IoT智能水表系统主要由带NB-IoT通信模组的水表、NB-IoT通信、物联网云平台、业务服务器、客户端管理软件等构成。每户居民家里设置一只NB-IoT技术的智能水表,开通运行后,智能水表会搜寻到附近的NB-IoT通信并注册到物联网云平台,云平台就会知晓该设备需要上报和接收的数据能力,智能水表的用水数据可通过通信上传到物联网云平台,也可以接收来自云平台的控制数据消息。
NB-IOT水表采用旋翼湿式计量结构,具有计量精度高、始动流量小、抄表方便、外型美观、安全卫生、寿命长等特点。
NB-IOT水表配合智能抄表系统软件,完成智能抄读小区的水表数据,并实现与结算中心连网数据共享。
NB-IOT水表的特点
采用分体式设计,安装及维护更加简单方便,水表检定周期到期后只需更换水表基表;
直接读取字轮数据,与传统的远传表相比,不改变传统湿式表结构,它可将读数误差降低至零;
采用***的数据编码及校验技术,通讯可靠性高;
采用旋翼式计量结构,计量精度高、抄表方便、外型美观;
符合《电子远传水表》(CJ/T 224-2012)标准;
符合《住宅远传抄表系统 数据专线传输》(JG /T 162-2009)标准;
满足EMC、ESD、EMI等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方面的设计要求;
与上位机系统相结合,建立远程自动抄表管理系统,真正实现抄表、监控自动化;
水表的历史起源
从1825年英国的克路斯发明了真正具有仪表特征的平衡罐式水表以来,水表的发展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中国的水表使用和生产起步较晚。1879年,李鸿章为操办,在旅顺口创建了我***水厂。1883年英殖民主义者在上海建立了第二个水厂,水表开始进入中国。随着一些沿海城市相继建造水厂,至20世纪年代,当时的上海光华机械厂(现上海光华仪表厂前身)等从国外进口部分零件生产水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英法日德等***的水表一直占据着中国水表行业,这些不同品种、规格繁杂的水表,由于标准不一、零件不能互换,给以后自来水公司的水表维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949年解放后,随着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中国的水表工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从1955年起,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自来水公司先后开始生产水表。20世纪80年代初,水表行业在机械工业部上海市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下,根据当时水表ISO4046的要求,对小口径水表又推出了八位指针、整体叶轮的统一设计的水表。统一设计和水表零部件的塑料化,为***水表化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大推动中国水表工业进步与发展,满足了日益发展的城乡自来水工业的发展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水表行业也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和总产量都增加了一倍多,同时各种智能型水表、水表抄表系统等产品也开始兴起。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