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印刷色差大
1、薄膜面材颜色差异
不同批次薄膜面材的色差在所难免,印刷后由于光的反射会使色差更明显。此时只能更换材料。完全没有色差的薄膜材料是不存在的,因此开发新产品时应与客户签定标签颜色的上、下限,并确认色差范围,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
2、面材表面着墨性差异
同一批次薄膜材料印刷时也会出现色差,这是由于材料表面能不稳定造成的着墨性差异。有色差的材料印刷后,表层的网点大小会不同。此时可以打底涂,但终仍需改善原材料。
3、面材平整度差异
材料平整度直接影响印刷网点的还原性,从而引起色差。这种现象产生的印刷色差,网点大小差异明显。此时可以先打底涂油墨,仍无法解决时再考虑更换材料。
遇到此类问题,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
1、在贴标前将标签的外包装打开,放入贴标车间一段时间(推荐48小时以上)以便标签能充分与贴标环境的湿度平衡。这样在贴标后,标签就不会因为过度吸水而导致膨胀褶皱。
2、改变标签加工工艺,可以使用覆膜工艺来代替上光油工艺,这样可以有效的阻隔标签吸收外界水分,从而减少褶皱产生的概率。
3、在印刷加工的时候可以采用二次回湿的方式来增加标签的水分。例如可以在标签加工、模切过程中用加湿器在标签的底纸上进行加湿,以保证标签不会太干燥,从而减少外界湿度变化对标签的影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