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话筒的摆放
会议室的话筒摆放通常分为桌面摆放与话筒架摆放两种。在桌面上摆放话筒时,要注意说话者嘴部与话筒中间的夹角和间隔,好使话筒的中间轴线对准说话者的嘴部,这时话筒输出的频响特性佳;嘴部违背中间轴线越远,频响特性越差,高音丢失越严峻,且话筒的输出电压也会削减。通常心形话筒,嘴部与中间轴线的夹角在450规模以内是适宜的。
一种多功能话筒架的制作方法
话筒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课堂、庆典、大型会议等,目前的话筒架的结构比较单一,只是一个竖直的支撑杆放置在需要演讲的地方,并且一个支撑杆上只设置了一个话筒,通常这些支撑杆的长度是不可调节的,这种简单的话筒架没有考虑到不同身高主持人和表演者的需求,功能比较单一;当主持人和表演者在演讲过程中需要一些辅助材料时,往往由于无处安放这些辅助材料而影响正常演讲,同时,普通的话筒架常常使用较为普通的夹子来固定话筒,这样当表演台上的声音太大时,或者主持人和表演者在无意中碰撞到话筒架上时,会造成夹子的松动从而使话筒从话筒架上掉落。
驻极体话筒与电路的接法
源极输出类似晶体三极管的射极输出。需用三根引出线。漏极D接电源正极。源极S与地之间接一电阻Rs来提供源极电压,信号由源极经电容C输出。编织线接地起屏蔽作用。源极输出的输出阻抗小于2k,电路比较稳定,动态范围大。但输出信号比漏极输出小。漏极输出类似晶体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入。只需两根引出线。漏极D与电源正极间接一漏极电阻RD,信号由漏极D经电容C输出。源极S与编织线一起接地。漏极输出有电压增益,因而话筒灵敏度比源极输出时要高,但电路动态范围略小。Rs和RD的大小要根据电源电压大小来决定。一般可在2.2~5.1k间选用。例如电源电压为6V时,Rs为4.7k,RD为2。2k。图3输出电路中,若电源为正极接地时,只须将D、S对换一下,仍可成为源、漏极输出。一声控电路前置放大级中驻极体话筒的源极输出和漏极输出的两种不同的接法,后要说明一点,不管是源极输出或漏极输出,驻极体话筒必须提供直流电压才能工作,因为它内部装有场效应管 。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