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如今称为“铺作层”,用于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
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
斗栱的早期发展,当代有建筑考古学家结合考古中发现的擎檐柱遗迹现象,推测斗栱纵向栱(也称竖栱)的形成过程是:擎檐立柱——落地斜撑——腰撑(撑栱)——曲撑——插栱,这一檐结构由落地支承到悬挑支承的变革大约完成于西周晚期,迟到战国时期又完成了插栱与横栱的组合,即形成初的出跳斗栱的形式。
横栱的发展,一般认为脱胎于叫做“欂(bó)、枅(jī)、栌”一类的短枋木,这些横向构件横装于斗栱栌斗口子中,在构件的两端置散斗,就形成了一斗二升的平叠横栱,再将横栱改为弯曲上举的形式,就形成了栾栱。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