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粉末样品的制备标准
纳米粉末样品的制备标准:
1. 纳米颗粒都小于铜网的小孔,因此要先制备对电子束透明的支持膜。
2. 将支持膜放在铜网上,再把粉末放在膜上,送入电镜分析。
3. 粉末或颗粒样品制备的关键取决于能否使其均匀分散到支持膜上。
4. 用超声波分散器将需要观察的粉末在分散介质(不与粉末发生作用)中分散成悬浮液。
5. 用滴管滴几滴在覆盖有支持膜的电镜铜网上,待其干燥(或用滤纸吸干)后,即成为电镜观察用的粉末样品。
6. 微米粉末样品通过研磨转为纳米颗粒,如催化剂等。
库尔特原理(亦称:电阻法、电脉冲法)
库尔特原理(亦称:电阻法、电脉冲法):悬浮在电解液中的颗粒随电解液通过小孔时,取代相同体积的电解液,在恒电流设计的电路中导致小孔管内外两电极间电阻发生瞬时变化,产生电位脉冲。脉冲信号的大小和次数与颗粒的大小和数目成正比。库尔特原理属于对颗粒个体的测量和三维的测量,不但能准确测量物料的粒径分布,更能作粒子数目和浓度的测量。其所测粒径更接近真实,而且不象激光衍射散射原理受物料的颜色和浓度的影响。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之所以如此强大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之所以如此强大,首先是他成像清晰,放大倍数超乎想象,可以达到几十万倍。它远远超出了光学显微镜的范围。 几乎它的出现,可以说是让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大景深。除成像外,还可以增加其他设备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多样化的功能。例如,SEM-EDS是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备有微量分析能谱仪,用于检测元素的总种类和含量。这里是普及一下景深的概念,在写的过程中也是理解的。简单的说,比如我们用手机拍照的时候对焦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点的内容,而且在这个点前后一定范围内,不严重模糊,可以清楚看到的范围称为景深。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制造是基于电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基本的功能仍然是放大镜的功能,它实现了人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的样品更详细的特征。 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研究、生物学、工业制造等领域。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制造是基于电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当一束高能入射电子轰击材料表面时,激发区会产生二次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线和连续谱X射线、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以及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 该区域产生的电磁辐射。 同时,还可以产生电子-空穴对、晶格振动(声子)和电子振荡(等离子体)。 原则上,可以利用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来获得被测样品本身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如形貌、成分、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内部电场或磁场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