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半导体材料是现代制造的基础
电子半导体材料是现代制造的基础,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创新的关键,几乎贯穿整个集成电路制造过程。电子器件在实际服役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或器件与环境相互作用,性能或结构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或者***,需要对失效的原理、机理进行明确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扫描电镜通常使用10KV~30KV加速电压工作,可获得图像;微区成分分析也能提供可靠的定性定量结果。然而对于某些热敏或者导电性能差的样品,如:半导体和器件、合成纤维、溅射或氧化薄膜、纸张、动植物***、高分子材料等,有时不允许进行导电处理,而要求直接观察。即可选用低电压成像技术,选用1~5KV或更低的加速电压进行成像。
若需要用能谱或波谱仪来作成分分析的样品,蒸镀碳膜
若需要用能谱或波谱仪来作成分分析的样品,蒸镀碳膜。碳为超轻元素,碳膜对射线吸收小,而且增加的谱峰也仅有一个碳的K锋,对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也小。蒸碳时通常会用高真空的碳镀膜仪,需要注意的是蒸碳时对镀膜仪的真空度要求高,碳棒点燃时的温度也高,会有高温热辐射,对有机高分子和生物等不耐热的样品容易引起灼伤。所蒸的碳膜要均匀,膜厚控制在10~15 nm之间,对于凹凸起伏严重的样品,所镀的膜层应适当增加到15~20 nm。
真空镀膜法与离子溅射法相比
真空镀膜采用真空镀膜仪进行蒸镀,其原理是在高真空状态下,通过加热靶材,使之蒸发成极细小的颗粒(原子团)而挥发出来,然后通过自身的重力降落到样品的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层,使样品表面导电。现在多数镀膜仪通常选用金、铂和金钯合金等,蒸镀金属膜的厚度约为5~10nm。同样的靶材用真空镀膜法与离子溅射法相比,真空镀膜法所形成的金属膜层的颗粒相对较粗,而且膜的均匀性较差,操作较麻烦,既费时又耗能、耗材,所以成本比较高。目前真空镀膜法已经很少使用,使用较多的是离子溅射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