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射的电子束
扫描电镜的光学原理
电子发射的电子束被几个电磁透镜还原后,电子束到达样品并激发样品中的二次电子。探测器接收二次电子,通过信号处理调制显示器上的像素发光。由于电子束点的直径为纳米,显示器的像素超过100微米,因此这个像素在100微米以上发出的光代表样品上被电子束激发的区域发出的光。实现样品上该物点的放大。如果在样品的某个区域对电子束进行光栅扫描,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显示器像素的亮度进行相应的调制,就可以实现该样品区域微观形貌的放大成像。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之化学方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之化学方法制备样品
干燥:固定后通常采用临界点干燥法。其原理是:适当选择温度和压力,使液体达到临界状态(液态和气相间界面消失),从而避免在干燥过程中由水的表面张力所造成的样品变形。对含水生物材料直接进行临界点干燥时,水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不能过高(37.4℃,218帕)。通常用乙醇或等使材料脱水,再用一种中间介质,如醋酸戊酯,置换脱水剂,然后在临界点干燥器中用液体或固体二氧化碳、氟利昂13以及一氧化二氮等置换剂置换中间介质,进行临界干燥。
喷镀金属:将干燥的样品用导电性好的粘合剂或其他粘合剂粘在金属样品台上,然后放在真空蒸发器中喷镀一层50~300埃厚的金属膜,以提高样品的导电性和二次电子产额,改善图象质量,并且防止样品受热和辐射损伤。如果采用离子溅射镀膜机喷镀金属,可获得均匀的细颗粒薄金属镀层,提高扫描电子图象的质量。
透射电镜TEM和台式扫描电镜SEM的差异有哪些?
结构差异:
主要体现在样品在电子束光路中的位置不同。透射电镜TEM的样品在电子束中间,电子源在样品上方发射电子,经过聚光镜,然后穿透样品后,有后续的电磁透镜继续放大电子光束,然后投影在荧光屏幕上;台式扫描电镜SEM的样品在电子束末端,电子源在样品上方发射的电子束,经过几级电磁透镜缩小,到达样品。当然后续的信号探测处理系统的结构也会不同,但从基本物理原理上讲没什么实质性差别。
相同之处:都是电真空设备,使用绝大部分部件原理相同,例如电子,磁透镜,各种控制原理,消象散,合轴等等。
基本工作原理:
透射电镜TEM:电子束在穿过样品时,会和样品中的原子发生散射,样品上某一点同时穿过的电子方向是不同,这样品上的这一点在物镜1-2倍焦距之间,这些电子通过过物镜放大后重新汇聚,形成该点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和凸透镜成像原理相同。这里边有个反差形成机制理论比较深就不讲,但可以这么想象,如果样品内部是均匀的物质,没有晶界,没有原子晶格结构,那么放大的图像也不会有任何反差,事实上这种物质不存在,所以才会有这种牛逼仪器存在的理由。
台式扫描电镜观察材料断口
台式扫描电镜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景深大,图像立体扫描电镜的透射电镜是光学显微镜的10倍由于图像景深较大,获得的扫描电子图像具有三维感强、形状三维等特点,比其他显微镜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用户有很大的价值扫描电镜所表明断裂形态从深层和高景深的角度反映了材料断裂的性质,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中具有的作用,是材料断裂原因分析、事故原因分析、工艺合理性确定等方面的有力工具。
台式扫描电镜观察大试样的原始表面
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直径为100毫米、高度为50毫米或更大尺寸的样品,不受样品形状的限制,也可以观察到粗糙的表面,避免了样品制备的麻烦并能真实观察样品本身不同物质成分的对比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