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间腐蚀检验的特征
晶间腐蚀检验之腐蚀特征
金属与周围介质接触时,发生化学和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叫做金属的腐蚀。从热力学观点看,除少数(如Au 、Pt)外,其它各种金属都有转变成离子的趋势,晶粒之间会发生腐蚀。晶粒之间的腐蚀是沿着金属晶粒间的分界面向内部扩展,它是一种选择性腐蚀,与一般腐蚀不同,腐蚀不是从外表面开始,而是集中发生在金属的晶界区,沿晶界深入金属内部,这种腐蚀使金属在外表面上看不出任何迹象的情况下,丧失其力学性能,金属的强度几乎完全丧失,严重的甚至失去金属声。
金属材料检测的硬度试验
在金属材料检测的硬度试验中,试验方法有多种,正确使用硬度检验的操作方法十分重要,而且不同的试验方法,得到的硬度值也不一样,反应的材料弹性、塑性、强度、韧性等都不一样,所以在进行硬度试验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硬度试验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硬度值。
硬度分为压痕硬度和非压痕硬度,压痕硬度是指在静态试验力下头压入材料表面,根据压痕深度、表面积等指标评定材料的硬度,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中,压痕硬度的测试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努氏硬度四种,里氏硬度和肖氏硬度属于非压痕试验方法。六种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和用途,其中布氏硬度测试较软的金属材料,洛氏硬度主要测合金钢、淬火钢等硬度较大的材料,维氏硬度和努氏硬度则测试试样较小的硬度,里氏硬度和肖氏硬度一般用于一些大型工件的无伤检测。
扫描电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对电子内的钨灯丝加-20KV的高电压,使电子处于热激发状态,在阳极的作用下,处于热激发状态的电子就可以激发出电子束,这个电子束就是光源。但是刚刚激发出的电子束束斑比较粗,大概7-10微米左右,不利于清晰成像,因此,有必要对该电子束进行细化,这就是要在样品与电子之间加3级“聚光镜”,我们这里的“聚光镜”不是光学中应用的棱镜,而是一对对的电磁透镜,因为,在真空状态下,磁场中高速运行的电子束会发生偏转,我们利用这个原理对电子束进行“聚焦”约束。三个电磁透镜中的前两个是强磁透镜,可起到把电子束光斑缩小的作用,而第三个非对称磁场为弱磁透镜,它起到的作用是延长焦距。布置这个末级透镜(习惯上成为物镜)的目的在于使样品和透镜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装入各种。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照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直径越小,就相当于成像单元尺寸越小,相应的分辨率就越高。采用普通的热阴极电子时,扫描电子束的束径可达到6nm左右。若采用六硼化镧阴极和场发射电子,电子束束径可进一步缩小。在扫描线圈作用下,在样品表面扫 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号, 其强度随样品表面特征而变 化。通过检测器检测信号, 并经放大,调制图像。
试样的观察
试样的观察 1) 观察样品室的真空“PVG ”值,当真空达到9.0×10-5Pa 时,打开“ Maintenance ”,加高压5kv ,软件上扫描的发射电流为10μA ,工作距离“WD ”为8mm ,扫描模式为“Lei ”(注意:为减少干扰,有磁性样品时,工作距离一般为15mm 左右); 2) 操作键盘上按“Low Mag”、“Quick View”,将放大倍率调至Z低,点击“Stage Map”,对样品进行标记,按顺序对样品进行观察; 3) 取消“Low Mag”,看图像是否清楚,不清楚则调节聚焦旋钮,直至图像清楚,再旋转放大倍率旋钮,聚焦图像,直至图像清楚,再放大,直到放大到所需要的图; 4) 聚焦到图像的边界一致,如果边界清晰,说明图像已选好,如果边界模糊,调节操作键盘上的“X 、Y ”两个消像散旋钮,直至图像边界清晰,如果图像太亮或太暗,可以调节对比度和亮度,旋钮分别为“Contrast ”和“Brightness ”,也可以按“ACB ”按钮,自动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