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检测中的缝隙腐蚀
1、预防缝隙腐蚀的就是避免不锈钢产生缝隙。从工艺上尽量采用焊接,减少螺丝等连接方式。焊接时,不要留有空隙或缝隙。在进溶液的容器中,保证排空时没有残留溶液在容器中。
2、在选材中,多选用抗腐蚀性好的不锈钢,但是有些产品在进行不锈钢检测的是,检测出来的材质大多数都是合金产品,因为它的耐蚀性能好,这种合金的价格普遍较高,选用时要考虑。在强酸强碱的情况下,选用2520、2205等不锈钢,效果不错。
3、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在处理工艺结束后,注重清洁,减少容器内部废液废气。 目前不锈钢的防护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腐蚀目前一旦发生只能采取更换新器械,所以在腐蚀发生前,了解腐蚀,预防腐蚀,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扫描电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对电子内的钨灯丝加-20KV的高电压,使电子处于热激发状态,在阳极的作用下,处于热激发状态的电子就可以激发出电子束,这个电子束就是光源。但是刚刚激发出的电子束束斑比较粗,大概7-10微米左右,不利于清晰成像,因此,有必要对该电子束进行细化,这就是要在样品与电子之间加3级“聚光镜”,我们这里的“聚光镜”不是光学中应用的棱镜,而是一对对的电磁透镜,因为,在真空状态下,磁场中高速运行的电子束会发生偏转,我们利用这个原理对电子束进行“聚焦”约束。三个电磁透镜中的前两个是强磁透镜,可起到把电子束光斑缩小的作用,而第三个非对称磁场为弱磁透镜,它起到的作用是延长焦距。布置这个末级透镜(习惯上成为物镜)的目的在于使样品和透镜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装入各种。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照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直径越小,就相当于成像单元尺寸越小,相应的分辨率就越高。采用普通的热阴极电子时,扫描电子束的束径可达到6nm左右。若采用六硼化镧阴极和场发射电子,电子束束径可进一步缩小。在扫描线圈作用下,在样品表面扫 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号, 其强度随样品表面特征而变 化。通过检测器检测信号, 并经放大,调制图像。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利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从而可以在很高的放大倍数下对物质的精细结构进行成像的一种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用它所能分辨的两个相邻点之间的***小距离来表示。1970年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0.3纳米(人眼的分辨率约为0.1毫米)。 目前电子显微镜的***大放大倍数在300万倍以上,而光学显微镜的***大放大倍数在2000倍左右,所以可以直接观察到一些***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晶格通过电子显微镜。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