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及防雷知识简介
一、雷电的形成
产生雷电的基本因素是雷云一种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云,雷电就是雷云对地面或雷电之间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
在雷雨季节里,地面上的水分随着温度升高变成水蒸气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与冷空气相遇,上升气流中的水蒸气凝成水滴或冰晶,形成积云。而其云中的水滴受强烈气流的摩擦产生电荷,微小的水滴带负电,小水滴被气流带走形成带负电的云,留下较大的水滴形成带正电的云,这就是雷云的形成。由于静电感应,雷云在大地表面会感应出与之对应的异性电荷,当二者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便发生击穿放电,同理,带异性电荷的雷云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也会发生击穿放电。住宅防雷装置应尽量利用地下自然接地体作接地极,如金属管道、下水道、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钢筋等,但有火灾***的管道,如煤气管、输油管不能用作接地极。放电时伴随强烈的声音与电光,这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和看到的闪电。
防雷设施为何要进行年检
随着江南大部地区初雷的发生,各地都已步入雷暴多发季节。近年来,雷电灾害惭已成为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所以,防雷装置性能好坏,直接关系着防雷安全。
提及防雷装置,人们自然想到的就是避雷针。其实,现代从防雷技术角度来说防雷设施包括外部防雷保护(建筑物或设施的直击雷防护)和内部防雷保护(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两部份,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本身免受直接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这一方面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存在设计、施工缺陷有关,另一方面,市民的防雷意识也亟待加强。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为了防止雷电波***、雷击感应过电压以及系统操作过电压***设备造成的毁坏。
外部防雷装置亦即通常所说的直击雷防护技术以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为主,其中避雷针是***常见的直击雷防护装置。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侵害。是不是只要安装了防雷装置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要确保防雷设施正确安装了接地装置,并且接地装置的埋入深度和长度都要达到规范的标准要求同时,接闪器的安装也要满足截面和厚度的要求,并且要使用不容易锈蚀、能够承受风雨环境侵蚀的材料。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