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V/V)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PrNH_2Ⅱ)在石墨电极表面化以导入氨基(—NH_2),然后用-(3-二丙基)碳(EDC)作为偶联活化剂,将单链DNA(ssDNA)共价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采用显微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对电极表面的ssDNA层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电极表面固定化ssDNA的杂交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sDNA可以比较均匀地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而且ssDNA是通过5'端磷酸基以磷酸氨基酯键的形式共价结合在电极表面,固定在电极表面的ssDNA的杂交特性未发生变化,能够有效地与溶液中的互补链cDNA进行杂交反应.
![](https://img3.dns4.cn/pic1/333576/p20/20210817165833_8990_zs.jpg)
为改进钛基SnO2/Sb电极的电催化性能,采用高温热氧化法制备了稀土Dy改性钛基SnO2/Sb电极.以为目标有机物,考察了所制备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并采用SEM、EDS、XRD等分析方法表征了电极的形貌、组成及结构.对制备温度和Dy添加量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制备条件为热处理温度650℃、Dy添加量1%左右.研究表明,结晶良好的掺杂SnO2晶粒有助于的快速分解.Dy掺杂后,半径较大的Dy3+可能取代半径较小的Sn4+,导致SnO2晶胞膨胀.引入Dy可提高SnO2晶粒的形核与长大速率之比,使SnO2的平均粒径变小,有利于电极催化性能的改善.但同时Dy掺杂使杂质原子Sb、Dy在电极表层富集,高含量的Dy会降低电极的性能.
![](https://img3.dns4.cn/pic1/333576/p13/20210817165558_9092_zs.jpg)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CoAl双氢氧化物[Co0.67Al0.33(CO3)0.165(OH)2·nH2O],经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IR)测试表明产物为层状结构,属于六方晶系,粒径分布在60-70nm之间.在6mol/L KOH溶液中和电位范围—0.15—0.6V(vs.Hg/HgO)内,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显示了该材料制备的电***有典型的电容性能,500次循环后电容衰减很小,单电极比容量达到400F/g.
![](https://img3.dns4.cn/pic1/333576/p2/20210812161432_0228_zs.jpg)
碳纳米管由于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和密度小等优点 ,是很有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单纯碳纳米管电极材料和碳纳米管复合物电极材料的特点与性能 ,并探讨了今后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发展方向。综述了目前锂离子蓄电池碳负极 /电解液相容性的研究概况 ,系统地阐述了固体电解质相界面 (SEI)膜的组成,织构,稳定性与碳负极 /电解液相容性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