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问题
▌漏浆
现象:漏浆在水力学上称管涌,常见现象是护筒外水面冒出气泡或浑水,出现以上现象就意味着漏浆已发生。
处理方法:加水泥或振动护筒下沉。护筒下沉不超过1m,如果护筒下沉超过1m,或护筒突然下沉,应停止施工。
▌塌孔
现象:排渣量异常增加,钻机负荷突然加大或护筒内泥浆面突然有大量细密气泡产生等现象。
处理方法:出现塌孔应即刻停止钻进,提上钻头,防止钻头被埋设。因为塌孔之后,被***土体的环拱作用突然消失,孔壁进入极不稳定的状态。此时回填土静置是的办法。
▌钢筋笼上浮
现象:钢筋笼下放时不能顺利到位,是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有时因钢筋笼太长,下到一半卡在孔内,既下不去又提不上来,从空口割断。
处理方法:
(1)打混凝土不到位,中途提钻过快或过慢,严格控制大混凝土的时间与其充盈系数确保混凝充盈系数在要求范围;
(2)坍落度过大或过小,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坍落度过大了,容易产生泌水、离析现象,在短时间内出现粗骨料下沉,水泥浆浮在上面。使钢筋笼下行阻力增大,导致钢笼不能到位;坍落度过小,仍然会增加下笼难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8~22cm;
(3)钢筋笼质量太差或设计不合理,严格按图纸钢筋笼的规格,不出现龙筋过大问题,下放钢筋笼时应把钢筋笼底部做成尖行避免发生插帮现象;
(4)选用的振动锤功率要合适。钢筋笼下放到距孔口1~2m时,要靠带护筒的振动锤下送到设计标高,一般桩径400mm、桩长不超过10m的桩,选用1.8kW的振动锤即可满足要求;600mm桩径、桩长小于15m的基桩,选用2.2kW的振动锤为宜;
(5)检查钻头、钻杆直径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发现钻头、磨损严重,应及时补焊,在外缘镶合金块,确保孔径及保护层满足要求。使钢筋笼与孔壁间有足够的空间,使钢筋笼顺利到位。
断桩常用处治方法
4. 补送结合法
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荷载。
5. 纠偏法
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6. 扩大承台法
由于以下三种原因,原有的桩基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构造要求或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而需要扩大桩基承台的面积。
(1)桩位偏差大。原设计的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法处理。
(2)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扩大承台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
(3)桩基质量不均匀,防止***承台出现不均匀沉降,或为提高抗震能力,可采用把***的桩基承台连成整块,提高基础整体性,或设抗震地梁。
以上是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钢筋骨架就位后,如何将钢筋骨架固定,使其不下沉,不偏位?
1、质量问题及现象:
钢筋笼就位后突然下沉;钢筋笼中心偏位。
2、原因分析:
1)钢筋笼固定不牢固或固定措施不得当。
2)测量***出现误差或在灌注砼过程中,导管碰撞钢筋笼。
3)在施工过程中,桩位控制点未采取保护措施,出现人为移动。
3、预防措施:
1)在钢筋笼***后,将钢筋笼牢固固定在位于护筒之上的垫木上。垫木应该用20cm×20cm×300~400cm长方木根。
2)护筒周围的回填土要夯实,防止护筒移位。
3)测量***要准确,要用控制桩进行复测核,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水下砼灌注。
4、处理措施:
对于下沉或偏心的钢筋笼,在浇筑砼前或未浇筑至钢筋笼时,可用吊车将其吊起进行复位。
如何保证钢筋笼下上浮?
1)在灌注砼地钢筋笼上浮。
2)在提升导管时,钢筋笼上浮。
1)当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底部时灌注速度过快,砼将钢筋笼托起;或提升导管速度过快,带动砼上升,导致钢筋笼上浮。
2)在提升导管时,导管挂在钢筋笼上,钢筋笼随同导管一同上升。
1)当所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时,要适当放慢砼的灌注速度,待导管底口提高至钢筋笼内至少2m以上时方可***正常的灌注速度。
2)在安放导管时,应使导管的中心与钻孔中心尽量重合,导管接头处应做好防挂措施,以防止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造成钢筋笼上浮。
1)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2)发现钢筋笼有上浮迹象时,可适当加压,以防止继续上浮。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