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入岩的基本常识,怎么干才能节省子
岩石结构
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岩浆成分和岩浆冷凝时物理环境的综合反映。按照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均匀程度,可将结构分为三类: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的矿物颗粒组成。其中同一种矿物的结晶颗粒大小近似者,称为等粒结构;如结晶颗粒大小悬殊,则称为似斑状结构。全晶质结构主要为深成岩和浅成岩的特征。半晶质结构岩石由结晶的矿物颗粒和部分未结晶的玻璃质组成,结晶的矿物如颗粒粗大,晶形完好,就称为斑状结构。半晶质结构主要为浅成岩所具有,在部分喷出岩中有时也能看到。非晶质结构又称为玻璃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熔岩冷凝的玻璃质组成。非晶质结构为部分喷出岩所具有。结晶的粒径大小即粗糙程度,影响钻具、钻齿损耗及钻进平稳性。
旋挖钻机漏油原因和解决方法
液压传动系统具有运行平稳、体积小、功率大、重量轻、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在旋挖机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旋挖机漏油时不仅导致机器效率降低、运转异常,而且污染环境、浪费能源,严重时导致旋挖机不能工作。下面小编就讲解一下旋挖机漏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旋挖机漏油的种类:
从油液的泄漏上也可分为内泄漏和外泄漏,内泄漏是指因为高、低压侧的压力差的存在以及密封件失效等原因,使液压油在系统内部由高压侧流向低压侧;外泄漏主要是指液压油从系统泄漏到环境中。旋挖机漏油分为运动密封处泄漏和固定密封处泄漏,运动密封处主要包括油缸活塞杆部位、多路阀阀杆等可活动部位;固定密封处泄漏的部位主要包括各管接头的固定连接处等。
4、加压装置
加压装置分为两种:油缸加压、卷扬加压。油缸加压:加压油缸固定在桅杆上,加压油缸活塞连接动力头滑架上,工作原理由钻机辅助液压泵提供高压油,进入油缸无杆腔,推动油缸活 塞运动,给动力头施加压力,停止时由单项平衡阀锁油,防止动力头下滑。
卷扬加压:在桅杆上安装一个卷扬总成,卷筒上对置缠绕两根钢丝绳,一根为加压,一根为提升,通过桅杆上定滑轮与动力头动滑轮连接,然 后分别固定在下桅杆和上桅杆,实现提升或加压工况。无论是加压油缸还是卷扬加压,都是实现加压工况,只是加压形式不同而已。
5、底盘
旋挖机的底盘可分为底盘、履带液压挖机底盘、履带起重机底盘、步履式底盘、汽车底盘等。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旋挖机绝大多数应用的是底盘。
旋挖机底盘配件主要有四轮一带:四轮指的是支重轮、驱动轮、引导轮、托链轮;一带指的是履带。
引导轮:起引导履带的作用,位于与驱动力相对的那一头。
托链轮:托起履带的作用,根据旋挖机吨位大小不同。
支重轮:顾名思义,起支撑作用,位于底架左/右梁下表面与履带之间,根据挖机吨位大小不同。
驱动轮:起驱动履带的作用,固定在行走马达上,通过齿轮结构将行走马达的驱动力传递至履带。
旋挖机底盘件:引导轮 、托链轮 、支重轮 、驱动齿 、液压马达、减速机、链条 、履带 、涨紧油缸 、万向十字轴 、链板 、护链架 、底架等
如何避免钻孔灌注桩护筒底部孔壁坍塌?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孔壁坍塌;钻机倾斜。
2、原因分析:
1)护筒底部及周围未用粘土回填或夯实不足,在钻进过程中或灌注过程中泥浆护筒底掏空。
2)由于提供的地质钻探资料不祥,使护筒底产处于淤泥或砂层少。
3)护筒直径较小。
4)地表水渗入护筒外围填土中,造成填土松软。
3、预防措施:
1)护筒底部应回填至少50cm厚的粘土,当土质为砂性土时护筒周围0.5-1.0m范围内也应用粘土回填并夯实。
2)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护筒底部应穿过淤泥和砂层。
3)护筒直径应大于设计孔径20-30cm(有钻杆的正反循环钻)、30-40cm(无钻杆的潜水电钻或冲击钻)。
4)护筒出浆孔处应用粘土夯填,同时应保持出浆顺利,周围不得有积水,避免护筒周围泥土流失,造成坍孔。
4、处理措施:
1)水中钻孔发生护筒底部坍塌时,应将护筒下沉穿过淤泥层或砂层。
2)护筒底部坍塌时,应先将钻机移位,然后拔出护筒,按要求回填粘土并夯实,重新下护筒并对护筒周围回填粘土夯实,必要时应加长护筒,然后才能重新钻孔。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