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镇附近叉车司机培训机构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作者:粤西机械2021/11/13 19:50:42






旋挖钻机如何避免履带脱链的情况

“掉链子”的常见原因

1、张紧油缸故障导致脱链。此时,应该检查张紧油缸是否忘记打黄油,看看张紧油缸是否有漏油的现象。

2、履带磨损严重导致的脱链。如果长时间使用的话,履带肯定时有磨损的,而履带上的链筋,链筒等部件的磨损也会导致履带脱链。

3、护链器磨损导致的脱链。现在几乎所有的旋挖钻机履带上都有护链器,而护链器对于防链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检查护链器是否有磨损也是很重要的。

4、驱动马达齿圈磨损导致的脱链。对于驱动马达齿圈来说,如果磨损严重的话,我们就需要更换了,这也是旋挖钻机脱链的一个重要原因。

5、托链轮损坏导致的脱链。一般情况下,托链轮油封漏油会导致托链轮磨损严重,这样就会导致履带脱链。

6、引导轮损坏导致的脱链。查看引导轮时,要查看引导轮上面的螺丝没有缺,有没有断裂。卡引导轮的那个槽有没有变形。






偏孔

现象:在冲孔桩施工过程中也经常存在偏孔问题。在冲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斜坡岩面),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冲进或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冲进时,扩孔较大处锤头摆动偏向一方时,冲孔桩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时,皆有可能发生偏孔。

处理方法:

(1)安装冲孔桩机时要使底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锤头的钢丝绳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当发现锤头冲击不稳时(左右摆动)应停止冲击,查看是否是发生偏孔,如果发生偏孔及时处理;

(3)当发现有偏孔时先查明偏孔原因及偏孔的大小,如果是由于锤头冲击到孤石或探头石(斜坡岩面)时要及时向孔内回填石头,回填到高处岩面1m时在冲击




钻孔灌注桩出现断桩后如何处理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业及民用建筑之中,在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混凝土灌注桩灌注过程长时间中断,使之不能完成,工程上被称为断桩。出现断桩,将会给工程造成经济损失,工期延长。因而,施工中如何针对其原因避免断桩的发生,以及如何的进行处理是很重要的。

一、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分析

  断桩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必须在施工初期就清除其隐患,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或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断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测定标高错误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为混凝土表面。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用规定的测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2. 导管埋深过大

  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指标。导管埋深过大,以及灌注时间过长,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加上导管采用已很落后而且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而产生断桩。

3. 卡管

  卡管现象也是诱发断桩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人工配料(有的机械配料不及时校核)随意性大,责任心差,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在执行过程中的误差大,使坍落度波动大,拌出混合料时稀时干。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所以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缩短灌注时间,是减少和避免此类断桩的重要措施。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一)工艺流程

导墙施工→钻机就位对中→吊放并压入节套管、校对垂直度、冲抓取土→注水反压、旋挖取土→终孔检查→(B桩吊放钢筋笼)→安装砼导管→灌注水下砼→桩机移位(重复上述工序)。

二)工序操作要点

1、导墙施工:为了提高钻孔咬合桩孔口的***精度并提高就位效率,在桩顶上部设砼导墙,详见导墙模板安装图。导墙宽3.5m、厚度为0.3m;***孔直径比桩径大2cm;导墙顶高出地面≥10cm,以防止地表水流入。

2、钻机就位对中:导墙砼达到强度后,重新***咬合桩中心位置,将点位反到导墙面上,作为钻机***控制点;移动套管钻机至正确位置,使套管钻机抱管器中心对应咬合桩桩位中心。




商户名称:广东省粤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