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这 50 种植物都对空气中的甲醛有一定的清除效果,波士顿蕨表现佳;散尾葵、软叶刺葵、蝴蝶兰对二和有很好的清除功能;棕竹、有很强的清除氨的能力(具体情况详见表格 1、2、3,来源《HowtoGrowFreshAir》)。研究还显示,植物还具有其他作用:能散发出水汽,提高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释放一些可***空气中霉菌孢子和***的植***学物质;能有效***微生物的数量等。
此外,法国、日本、英国、韩国等***也曾开展过相关实验,均证明植物具有净化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效果。
国内对植物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如上海一些研究人员对吊兰进行甲醛熏气实验,初步探讨了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效果;还有一些人对常春藤、和棕榈等观叶植物的光合特性和抗能力进行了研究。
2005 年 9 月,北京市玉泉营花卉展销厅与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合作,利用密封舱对 10 种适合在室内摆放的植物进行了监测。据该展销厅经理李铭介绍,这 10 种植物中,常春藤去除甲醛效果为明显,而绿萝去除氨气表现为出色。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也一直在进行相关实验,还曾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大兴区苗圃,进行植物净化苯和甲醛的动态式熏气实验。“我们当时选择了 34 科、67 种盆栽植物进行苯污染气体净化实验,发现燕子掌、八仙花、‘黄金小神童’、金钱榕、菊花、、大王粉黛叶‘’、白鹤芋‘绿巨人’、波士顿蕨和缟叶竹蕉均表现出持久的去除苯的能力;选择了 54 科、112 种植物材料进行净化甲醛污染气体实验,其中有22 种植物净化率达到 95%至 100%,35 种植物净化率达到 80%至 95%,33 种植物净化率达到 50%至 80%,22 种植物净化率低于 50%。”该中心环境污染分析与控制研究室副研究员杨华介绍说。
随着家居装修的增多,如何应对室内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除了采用环保材料外,一些既可吸收室内***物质,又能美化居室的植物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但植物种类繁多,商家和报刊介绍的也非常多。消费者在选择时要了解清楚,既不能听说某些植物***就完全不敢买了,也不能听说哪种植物能就盲目购买。
装修及大量电器的应用、家俱的更新引起的污染,主要包括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物质如甲醛、苯、氨等,物理污染物质如电磁辐射,性物质的引入等。这些***物质危害着我们的健康,轻者出现咽疼、咳嗽等,使我们进入亚健康状态,整日无精打采。重者可引发多种***。
一些植物确实能吸收一定量的***气体,在环保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植物在室内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研究。笔者也看到过一些关于植物能净化空气的文章。可能是文章的作者为了达到吸引读者的眼球或引起人们对这些植物的兴趣等目的,在文章中使用了一些形象的比喻,但却使人感到有些言过其实。
科普文字应该用通俗易懂而且准确无误的语言表达才能起到正确的科普宣传作用,这方面是容不得个人凭空想像或任意夸大的。如笔者看到过的一些文章说某些花卉是“消毒强手”,天然的除尘器,一盆芦荟相当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还有的说柏树、针柏是非常好的“噪音吸收器”,如果把它摆放在阳台处,就能有效降低从街上传来 30%左右的噪音
有的说某些花卉的花可释放出一些挥发物,能空气中的肺菌和球菌,实际上任何杀菌都需要有足够的浓度。家中莳养一二盆这种花,它们释放的挥发物由于浓度比较低,因而很难起到杀菌作用。有人把仙人掌,金琥都列为电磁辐射污染的“高手”,我们知道电波是直线向前传播的,而磁力线也只有在强磁场的干扰下(如吸铁石)才会发生改变,这些植物果真有如此大的能力吗?还有的说某些植物可吸收性污染,我不知道这些具性的物质被植物吸收后是否就会失去性?由于这些文章作者的资料都是互相转引,缺乏原始出处,就让人很难核对真伪了。
还有的作者认为一品红、万年青等体内含有***物质。误食对人***而不应种于室内,这是笔者所不能赞同的。因为这些植物是观赏植物可以美化居室,它们体内对人***的物质并不具有挥发性,只要不去食用对***就不会产生。而且这些植物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美化居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室内种植这些植物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因而花卉爱好者完全可以利用它们美化居室。
过去我们对室内净化空气植物的研究,在这方面确实应当加强。近北京玉泉营花卉展销厅与中国环境监测工作积极合作,开展了一些净化室内空气植物的研究工作,这是十分可喜的。一些植物的净化空气作用到底有多大,持久性如何,都是值得探讨的。目前的实验多是在 24 小时之内进行的净化试验,那么除此之外,三天、五天以后这些植物还有净化能力吗?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植物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本领,但远远称不上高手,我们装修房屋还是应该采用的环保材料进行简单装修,在装修过程中经常开窗通风,这些才是防止室内污染的上策。
在北京顺义林河大街,有一幢以绿色而远近的大楼——中建技术中心大楼。
大楼屋顶有 1000 平方米的屋顶绿化,大楼外墙上有 300 平方米的墙体绿化,在大楼附属食堂屋顶阳光房内正在建造 400 平方米的室内生态空间,楼内更有不少植物墙分布在各个房间……所有这些杰作都出自王珂博士及其立体绿化团队之手。
近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慕名来到中建技术中心采访。
刚进大门,在大楼外墙巨大的玻璃幕墙上,几块枯黄的垂直草坪甚是打眼。此前,见过一些疏于打理而终遭废弃的绿墙,记者心里不禁犯嘀咕:难道这也废弃了?
“噢,别误会!这就是它在冬季的正常景观表现。在北方,冬季地面草坪难见绿色,我们的这面垂直墙体草坪在越冬期间也如此。这面绿墙 2014 年就已建成,目前已安然度过了第二个冬天,正在迎来又一个春天的到来。”王珂说。
据介绍,这是我国北方城市面大型室外越冬植物幕墙。
走近绿墙,稍微拨开枯萎的草丛,记者意外地发现,在枯草之下,仍然隐藏着浓浓的绿意,一层新绿正在萌动。“再过不到一个月,差不多就全部返青了,墙面即将迎来绚丽绽放又一季。”
绿墙由五块相互***的部分组成,种植的植物主要包括、胭脂红景天等。“在生长旺季,绿意盎然的植物顺势下垂,不同颜色的植物摇曳多姿,从室外欣赏令人赏心悦目,从室内透过玻璃同样也能感受到墙上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王珂的描述让记者仿佛看到了一面葱绿的绿墙就在眼前。
华丽的外表之下,其实还隐藏着众多创新技术细节。
从上到下,一行行的种植槽之间,每行的滴灌系统均安装在上行种植槽底部,为下行滴灌浇水,避免滴头堵塞;通过热熔技术使每个无纺布种植袋内层更密实,提高蓄水保墒效果;种植基质添加火山岩土,保障整袋种植基质不塌缩,利于植物根系舒展……说起这些,王珂可谓驾轻就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