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现代人每天有 80%至 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至关重要。而一些建筑材料、家电、家具、生活物品都会释放出污染物质,甲醛、苯系物、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氡等成为室内主要污染物。此外,近几年,雾霾天气时常来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当人长时间置身于密闭性较高的建筑物内时,污染物可能会引发“病态建筑综合症”。那么,一些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植物效果如何?能否借助这一功能进入更多消费者家庭呢?近日,记者针对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研究人员和一些业内人士。
效果:国内外实验均可证明
国际上利用植物净化室内***气体污染物的报道是在美国出现的,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 B.C.沃尔弗顿在其所著的《HowtoGrowFreshAir》一书(中文译本名为《居家空气大净化》)中介绍了研究过程:1980 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约翰·斯滕尼斯航天中心首度发现,室内植物可以清除
封闭实验机舱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1984 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植物具有清除实验机舱中甲醛的能力。随后,美国景观工程协会与美国航空航天局进一步评估了 12 种常见室内植物在封闭舱室中对甲醛、苯及三的清除能力,显示清除效果。1990年,美国植物净化空气协会和沃尔弗顿环境服务公司继续之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研究,至今已测试出 50 种室内植物在密闭实验舱室中清除各种有***体的能力。
上海植物园科研中心也进行过相关实验,该中心总工程师秦俊介绍说,他们采用人工模拟动态熏气实验,发现散尾葵、八仙花、凤尾兰、玉簪、结缕草、美人蕉等对付的能力较强;凤尾兰、红叶爬山虎等对付的能力较强;山楂、葡萄、结缕草等对付的能力较强;中华常春藤、散尾葵、吊兰、龟背竹、冷水花有较强的清除甲醛的能力。
此外,秦俊还进行了室内绿化对建筑综合症缓解作用的研究,她选取了绿萝、鱼尾葵、花叶万年青、沿阶草、富贵竹、棕竹、鹅掌柴、蔓长春花、巴西木等植物,选择未进行绿化、具有相对稳定人群、无窗、门紧闭、依靠人工照明提供光源的办公室作为实验场地,结果表明,室内绿化可明显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对室内飘尘含量 PM10 能够产生影响,当绿化前室内飘尘 PM10 含量大于 8.1×10-2mg.m-3 时,PM10 含量越高,则绿化降低 PM10 的效果就越大,大可达 82.3%(见表 6);可明显,对提高人的反应能力也有一定效果。另外,飘尘含量的降低以及植物分泌的芳香物质具有减少***的作用,但其杀菌的效果主要与植物种类有关(见表 7,表 6、表 7 来源《室内绿化对建筑综合症的缓解作用的研究》)。
今年 3 月,南京市园林局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公布了其对植物消减 PM2.5 进行的实验结果。他们选择了白掌、广东万年青、虎皮兰、花叶万年青、橡皮树、芦荟、吊兰、绿巨人、袖珍椰子等 16 种家庭常用绿植,将这些绿植放入箱内,然后充入污染气体。实验结果显示,植物对 PM2.5 具有消减功能,并且对 PM2.5 的前体污染物氮氧化物、同样有消减效果。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刘春江提出,在雾霾天气持续不断,PM2.5 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种下一棵树就是为人类储蓄一份健康。刘春江课题组的呼吁:植树造林不仅仅是为保护国土生态安全,也是在为我们的健康构建绿色屏障。
刘春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生态学和城市林业,以及变化与森林生态功能。在他眼里,树木就是城市里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每一抹绿色都贵若黄金。
PM2.5 也惧怕城市“绿肺”
据刘春江介绍,生态系统服务可以划分为提供、调节;文化和支持等四大类功能,可细分 17种服务功能。森林具有缓解大气 PM2,5 细颗粒的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树种降低大气颗粒的功能不同。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一些温带树种,但是我国树种多样、气候复杂、细颗粒污染物来源多样,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何利用城市森林防控大气细颗粒污染是一个新课题。
刘春江课题组成员殷杉的博士就是关于城市森林绿地植被防控大气污染的功能。殷杉博士说,大气中 PM2,5 的运动是“漫无目的”的,基本不受重力和惯性影响。当它运动接近树叶时,可以穿过空气和叶片的边界层而到达叶片表面。由于叶片表面粗糙,表皮毛丰富,再加上可以分泌一些粘性物,叶片就可以成功将细小的颗粒物滞留在表面,甚至将一部分 PM2.5 吸纳到叶片气孔内部。因而,枝条和叶片表面粗糙、分泌物丰富、叶面积系数高的树种,会具有较好的吸滞大气颗粒物的功能。
针叶树降低 PM2,5 效果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