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现代人每天有 80%至 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至关重要。而一些建筑材料、家电、家具、生活物品都会释放出污染物质,甲醛、苯系物、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氡等成为室内主要污染物。此外,近几年,雾霾天气时常来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当人长时间置身于密闭性较高的建筑物内时,污染物可能会引发“病态建筑综合症”。那么,一些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植物效果如何?能否借助这一功能进入更多消费者家庭呢?近日,记者针对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研究人员和一些业内人士。
效果:国内外实验均可证明
国际上利用植物净化室内***气体污染物的报道是在美国出现的,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 B.C.沃尔弗顿在其所著的《HowtoGrowFreshAir》一书(中文译本名为《居家空气大净化》)中介绍了研究过程:1980 年,美国航空航天局约翰·斯滕尼斯航天中心首度发现,室内植物可以清除
封闭实验机舱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1984 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植物具有清除实验机舱中甲醛的能力。随后,美国景观工程协会与美国航空航天局进一步评估了 12 种常见室内植物在封闭舱室中对甲醛、苯及三的清除能力,显示清除效果。1990年,美国植物净化空气协会和沃尔弗顿环境服务公司继续之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研究,至今已测试出 50 种室内植物在密闭实验舱室中清除各种有***体的能力。
随着家居装修的增多,如何应对室内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除了采用环保材料外,一些既可吸收室内***物质,又能美化居室的植物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但植物种类繁多,商家和报刊介绍的也非常多。消费者在选择时要了解清楚,既不能听说某些植物***就完全不敢买了,也不能听说哪种植物能就盲目购买。
装修及大量电器的应用、家俱的更新引起的污染,主要包括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物质如甲醛、苯、氨等,物理污染物质如电磁辐射,性物质的引入等。这些***物质危害着我们的健康,轻者出现咽疼、咳嗽等,使我们进入亚健康状态,整日无精打采。重者可引发多种***。
一些植物确实能吸收一定量的***气体,在环保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植物在室内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研究。笔者也看到过一些关于植物能净化空气的文章。可能是文章的作者为了达到吸引读者的眼球或引起人们对这些植物的兴趣等目的,在文章中使用了一些形象的比喻,但却使人感到有些言过其实。
科普文字应该用通俗易懂而且准确无误的语言表达才能起到正确的科普宣传作用,这方面是容不得个人凭空想像或任意夸大的。如笔者看到过的一些文章说某些花卉是“消毒强手”,天然的除尘器,一盆芦荟相当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还有的说柏树、针柏是非常好的“噪音吸收器”,如果把它摆放在阳台处,就能有效降低从街上传来 30%左右的噪音
看过室外绿墙,王珂带我们走进大楼。来到其中一间检测室,又一面郁郁葱葱的绿墙映入眼帘,高约 3 米。地上,散布着不少线缆,看得出是在进行相关数据检测。
“这差不多是一座小型气象站。绿色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甲醛等气体,极大地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等。在这间屋子,我们持续地检测、收集这方面的详细数据。”王珂介绍。
迈过脚下线缆,记者来到跟前,发现龟背竹的很多根系已从墙上往下穿过密集的植株,一条条伸展到植物墙底部的贮水槽里,就像榕树的气生根一样。不难看出,这些龟背竹在这面墙上已经生长很久了。
记者观察,墙上的几株散尾葵已经在开花了。拨开植株,甚至还能发现些许枯叶散落其间。“因为长了三四年,这片墙上的植物差不多已经形成一个小型的植物群落,花开花又谢,已经几度春秋了,算得上是比较稳定的墙上生态系统。”
在王珂眼里,植物稳定、健康地生长在墙上早已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生长得更美观,更符合室内装潢设计流行理念,甚至成为一门室内艺术。
掌握成熟的核心技术,王珂目前已开发出形式多样的立体绿化产品。
在他的办公室,有几面移动植物墙,产品从代到第三代都有,无一例外都长得很茂盛。在其中一款植物墙上,记者留意到一个小细节:有一棵鸭脚木长势尤其旺,植株向外伸展出来一大截,显得鹤立鸡群。
王珂向记者解释,他在研发过程中发现,在室内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于是就在植物墙顶端安装了 LED 灯,给植物生长补光。那些伸展出来的植物,就是因为吸收到更多的光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