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据《河姆渡遗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在沿海繁衍的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在现存的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早是出现在东汉。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
粽,即粽籺,别名粽子,关键原料是檽米、包馅,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嫩叶等)包囊而成,样子多种多样,关键有斜角状、四角状等。粽子来历悠久,初是用于祭祀祖先的供品。南北称呼不一样,北方地区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因为各地饮食结构的不一样,粽子产生了南北口味;从口感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类。
糯米含有高质量的淀粉质和B族***、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等营养成分。但是糯米含的蛋白质较少,并且十分缺乏赖氨酸、色氨酸,***A、***C和***D,钙含量较高但不易被***吸收。因此将糯米包上馅料制成粽子,搭配食用,则可以避免营养不。粽子馅有红枣、花生、豆沙、蛋黄、五花肉等各种口味,均让人食欲大开,营养和作用也各有不同。
江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江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江米也不会很黏。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江米,每天换2 ~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江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