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收缩与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因素诸多,据统计,直接荷载裂缝几率占20%,间接荷载裂缝几率占80%,间接荷载裂缝包括混凝土收缩、膨胀、徐变和不均匀沉降等所产生的裂缝。显然,直接荷载裂缝和不均匀沉降裂缝主要是结构工程师考虑的问题,而大量因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则是混凝土材料和施工科技工作者经常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纤维***的乱向分布形式大大有助于消弱混凝土塑性收缩及冻融时的应力,收缩的能量被分散到每立方米千万条具有高抗拉强度而弹性模量相对较低的纤维单丝上,从而极为有效地增强了混凝土的韧性,***了微细裂缝隙天线的产生和发展。众多的实践都表明,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是控制混凝土塑性收缩、干缩等非结构性裂缝的手段;
1992年我国制定了《混凝土***》JC 476建材行业标准,统一了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但对***掺量和碱含量未作规定,标准水平较低,对质量较差的***约束力不够。随着我国对混凝土碱一集料反应的重视,1998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规定***的碱含量≤0.75%。标准检验时的内掺量不得大于12%。1999年,为与国际接轨,我国实施ISO水泥标准,因此,在2001年对该标准进行第三次修订(JC 476-2001)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使用量的扩大,市场对***的需求增加,2009年颁布实施了新的《混凝土***》GB 23439-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