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凝剂是一种能够使水泥浆体、砂浆或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而不过分影响其长期强度的化学外加剂。自速凝剂开始生产和使用以来,其凭借在速凝与早强方面的显著特点,现已成为喷射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特别是随着地下工程数量的增多、规模的宏大,速凝剂作为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不仅越来越重要,而且在某些特定工程更是不可或缺,广泛应用于矿山井巷、隧道等工程的锚喷支护,以及堵漏与抢修等工程。
铝酸盐型液态速凝剂主要由铝酸钠(约占50%)、(或碳酸钠)、三与减水剂、增粘剂等组分溶解于水而制成。其常用掺量一般为胶凝材料质量的2.5%-5.5%。其作用效果通常受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混合材种类和掺量以及水泥的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由于碱性物质的存在,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损失较大(20%-25%)。
使用速凝剂的目的在于使混凝土能在数分钟甚至瞬间凝结、硬化并建立强度,满足喷射、快速施工或止水堵漏等的特殊要求。而速凝剂的作用效果对水泥本身、速凝剂的掺量、环境因素等的依赖性都较强,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出现即使使用了质量合格的速凝剂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现象,还可能出现因混凝土凝结时间极快而又来不及完成堵漏、抢修施工的现象。因此,在使用速凝剂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