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表层结露:多发生在季节转换时期,主要在冬春季节和秋冬季节,使表层结露,结露部位通常在粮面下5—30厘米处,一旦结露逐步向四周扩展,形成结顶,进一步发展为发热霉变。
⑵粮堆内部结露:粮堆内部出现较大的温差就有可能出现结露。其原因:一是粮堆内部出现高水分粮。二是出现储粮害虫,放出大量的湿热。三是粮堆内出现粮温分层或向阳面和背阴面了出现温差。四是高温粮或低温浪混入正常粮堆。
⑶热粮结露:热粮入仓(如:烘、晒的粮食),遇到库内冷的地坪、墙壁、柱石等,因温差过大都可以引起结露。
⑷、其它结露:不合理的机械通风、开关门窗等。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宏观结果。温度的表示方法:
1、摄氏表示法:摄氏温标是以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中间划为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度的温标(俗称温度计),用符号℃表示。
2、华氏表示法:华氏温标是以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中间划为180等分,每一等分为1度的温标,用符号0F表示。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气量,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量(即饱和湿度)的百分比,通常用RH%表示,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接近饱和状态的程度。
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空气中的实际水蒸汽含量就逐渐远离饱和状态,相对湿度减少。当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就增加。此时,若温度不断降低,相对湿度达到100-%即饱和时,就会有液态水结晶出来。另外,下雨天相对湿度自然就增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