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对储粮的影响
⑴呼吸作用消耗了粮油籽粒内部的储藏物质。如淀粉(糖)、脂肪等物质做为呼吸基质被消耗掉,因此使粮油在储藏过程中干物质减少。
⑵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分,增加了粮食和油料的含水量,造成粮食和油料的储藏稳定性下降。
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积累,将导致粮堆无氧呼吸进行,结果产生的酒精等中间代谢产物,将导致粮食和油料生活力下降,甚至丧失,终使粮油品质下降。
⑷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是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到粮堆中,由于粮堆的导热能力差,所以热量集中,很容易使粮温上升,严重时会导致粮堆发热。
中国还在粮仓当中使用了氮气气调技术,以空气为原材料制取大量氮气之后充入粮仓之中,氮气是一种典型的惰性气体,不会和粮食发生化学反应,并且氮气会让昆虫等动物无法呼吸,在氮气浓度达到98%以上之后粮食当中的害虫就无法正常活动和繁殖,要么因为无法取食被饿死了,要么因为氮气浓度过高而被憋死,而粮食也会因为较高的氮气浓度而减慢呼吸作用,从而保持粮食的新鲜。
![](https://img3.dns4.cn/pic1/333011/p7/20210728145010_1954_zs.jpg)
在每个仓房的外面均摆放着皮带式输送机和扒粮机,保管员谭旋告诉记者,“所有入库的存粮都会通过皮式输送机和清理筛进行清理。”在27号玉米仓,记者看到7000多立方的仓房塞得满满当当,谭旋随手捧起一把玉米,只见粒粒饱满、无灰尘无杂质。谭旋介绍,正是这台输送机起了作用,粮食在入仓前,通过“两筛、两吹、多扫”的整理过程,“两筛”是清理出粮食中的秸秆、绳头、大型砖石、瓦块等杂质,达到初清效果。“两吹”即在卸粮处安装排风扇,对物料进行风选,用于清除粮食瘪粒、麦糠等有机轻浮杂质。“多扫”则是粮食入仓后,对自然散落的杂质聚集区进行多次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