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与固体接触时,气体分子浓集和滞留在固体表面的特性称为吸附性。
粮食能够吸附气体分子,主要是粮粒的表面和内部的微观界面上的各种分子受到内部分子的拉力、合力不等于零,处于力场不平衡状态。该不平衡力场往往由于吸附某些物质而得到补偿,所以粮食的表面可以自动地吸附某些物质。
水分在粮食籽粒中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一是游离水,二是结合水。
⑴游离水:游离水又称自由水,存在于粮粒的细胞间隙中和毛细管中,具有普遍水的一般性质。游离水在粮粒内很不稳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能自由出入,故称“自由水”。⑵结合水:结合水又称束缚水,存在于粮食的细胞内,性质稳定,不易散失,干燥的粮食只含有结
粮堆发热霉变的过程
(一)一阶段:初发阶段(初期阶段)
当粮堆温湿适宜时,生物体的呼吸强度显著增加,放出大量的热量,粮温开始不正常上升,标志着初发阶段开始。这一阶段,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较为显著,它利用自身分泌的酶类分解粮食,***粮粒表层***,***内部产生危害。同时,霉菌类繁殖较快,使粮堆中湿热积聚,促使粮温很快升高。
粮食从收获成熟到生理成熟的变化过程,称为“后熟作用”。完成后熟作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后熟期”。通常以粮食和油料种子的发芽率达到80%以上作为完成后熟作用的标志。
粮食和油料后熟期的长短,随粮种,品种以及储藏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如大麦、小麦、花生后熟期为60—90天;玉米10—20天;籼稻基本无后熟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