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预制梁柱节点区灌浆套筒施工流程为:基础处理→灌浆腔密封→灌浆施工准备→灌浆→封堵排浆孔→终检。
1)基础处理。施工前将基础清理干净并在封浆前数小时内冲水,采用带压力水管对接缝内进行冲水湿润,保证无灰渣、无油污、积水。
2)灌浆腔密封。密封封堵料采用高强封堵料。采用封堵料通过坐浆方式在构件底部形成封闭的槽形空间,且空间与构件下部预留孔孔道、套筒孔相互贯通。
3)灌浆施工准备。应采用与工况相对应并确定检测合格的灌浆料。施工前加水并搅拌3~5 min,灌浆料与水的比例为:1∶(0.125~0.135),之后静置2~3 min,待气泡自然排出。灌浆机预先用清水湿润。
4)灌浆。将灌浆料倒入灌浆机内循环几次后开始灌浆。拌制好的灌浆料在倒入灌浆机时应经过滤筛网,防止灌浆机堵塞。灌浆料由灌浆套筒灌浆口注入,灌浆流速为0.8~1.2 L/min。5)封堵排浆孔。砂浆由灌浆套筒出浆口流出后,立即用橡皮塞封堵出浆口。待检查确认所有接头均完成灌浆后,将灌浆口和出浆口表面抹平,并对灌浆过程作现场记录。
灌浆料由什么组成
灌浆料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胶凝材料、膨胀组分、早强组分、减水组分、增稠保水组分、骨料。
(1)胶凝材料:水泥(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粉煤灰、矿粉、微硅粉等;
(2)膨胀组分:石膏、硫铝酸钙类、氧化钙类、硫铝酸钙-氧化钙类(HCSA);
(3)早强组分:***钠、氯化锂、等各种早强剂;
(4)减水组分:萘系减水剂、密胺系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等减水剂;
(5)水组分:低粘度的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等;
(6)河砂、山砂、机制砂等。
灌浆料施工中的裂缝问题
一般说来,选择好的灌浆料产品会对施工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质量不过关,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大厂家,品牌的灌浆料产品。一般说来,灌浆料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搅拌时水掺合量过大,室外气候恶劣,操作不规范,保护层较薄以及未及时养护等等,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一定严格按照产品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同时遇到雨水和大风天气,更要做好养护工作,梁柱等的灌浆料采用二次浇注法,即在灌浆料终凝前再浇筑一次,特别是梁柱节点处,以增加灌浆料的密实度,保证施工质量。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灌浆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使灌浆料更加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对灌浆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需要在灌浆料的配置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以灌浆料强度要求达标为前提,合理选择的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泥结合剂的使用量,是提升灌浆料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未来,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性能提高,将在建筑领域发挥到重要的作用!
灌浆料批发价格
灌浆料的批发价格大概在700到1500
1、内聚性,内聚性是指新灌浆料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聚性,以保证不存在分层、离析现象,使灌浆料保持整体均匀稳定的性能。灌浆料的粘聚力差易导致浆体与集料分离,浇注后易出现蜂窝、空隙现象。过大的黏聚力容易导致灌浆料流动性差,不能流到施工现场,不能更好地与接触面接触,影响灌溉质量。
2、流动性,流动性是指新浇材料在自重或机械振动作用下,均匀、密实地流动和填充模板的能力。流动性直接影响到硬化灌浆料的施工难度和质量。如果灌浆料太干和太厚,很难形成和压实,很容易造成内部或表面孔等缺陷。如果灌浆料太薄,搅拌后,很容易分离出水泥浆和石英砂等骨料,这些都会下沉。灌浆料的质量均匀性和密实度。
3、保水性是指灌浆料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保水性好的灌浆料不会产生严重的泌水。灌浆料中的一些水分,由于保水性差,容易从内部沉淀到表面,在出现渗水的地方留下许多毛细通道,将来将成为灌浆料的内部透水通道。该问题将影响灌浆料的耐久性,在冬季容易冻裂。
因此,配合比的选择可以简单地视为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定其相对用量的过程,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一定的性能,特别是强度、耐久性和要求的稠度来制备满足低设计要求的灌浆料。
虽然结构设计通常不关心具体的“配合比选择”的简称。但在选择配合比时,设计人员有五个标准:灌浆料的强度、耐久性、保水性、粘聚力和流动性。一个重要的补充是,在浇注过程中,混合料的坍落度损失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所需混合料的和易性与胎圈混合环境有关,通常不需要在现场施工前确定具体的和易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