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养护方法
常温养护
1.灌浆前,日平均温度不应低于5°C,灌浆完毕后部分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加盖湿草袋保持湿润。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灌浆料表面不便浇水,可喷酒养护剂。
2.应保持灌浆材料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当采用快凝快硬型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养护措施应根据产品要求的方法执行。
高温养护
1.灌浆前24H采取措施,防止灌浆部位受到阳光直射或其他热辐射。
2.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与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混凝土基础和设备底板的温度不大于35°C
3.浆体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C
4.灌浆后应及时采取保湿养护措施。
低温养护
1.冬期施工,工程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灌浆完毕后露出部分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C。在负温条件养护时不得浇水。
2.拆模后水泥基灌浆材料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保护。
3.如环境温度低于水泥基灌浆材料要求的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增长时,可采用人工加热养护方式;养护措施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规定。
套筒灌浆料施工注意事项: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为防止波纹管漏浆堵塞造成穿钢绞线困难,可预先在波纹管内穿入比波纹管直径稍小的塑料管,在灌浆料浇筑完成后及时拔出,待张拉前再穿入钢绞线。拌和后的预应力灌浆料温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仍不能满足时,再考虑对集料加热。本项目采用加热拌和用水的方法,制作大水箱使用煤火和多根大功率电热棒对施工用水进行加热,水温控制在40℃~60℃之间,高不超过80℃。在施工前应做好设备的检验和调试工作。施工顺序:台座制作钢筋绑扎安装模板浇筑灌浆料养护张拉主筋和箍筋按施工图尺寸下料,运至施工现场。
套筒灌浆料是一种含有高强水泥和经严格选择级配的天然骨料,配合复合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经工业化生产的具有合理级分的干混料。对钢筋无锈蚀作用,当与一定量的水充分混合后,便具有可灌浆的流动度、微膨胀、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不泌水等性能。
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一天抗压强度≥22MPa,3天抗压强度≥40MPa,28天抗压度≥70MPa,灌浆后第二天即可进行后续安装施工。
1.高流动性:初始流动度可达260mm以上,30分钟流动度保持230mm以上。
2.微膨胀,补偿收缩:微膨胀特性防止灌层产生收缩。
3.套筒灌浆料加固工艺工法单次灌浆层厚度控制在25mm至35mm间3修复方法对结构上、下部存在的所有可见裂缝进行处理节省注浆材料环氧灌浆料施工时环境温度包括混凝土基础及空气温度。为获得好的工作状态,灌浆前将材料在15-25℃环境下放置24小时;施工时及随后24小时内环境温度控制5-32℃,20℃为适宜。夏季施工避免中午高温,必要时应搭建遮阳棚;冬季气温较低时,应在灌浆区域搭建暖棚,保证施工环境温度大于5℃,施工宜选择中午。
从材料学角度来看对于水泥基材料具有高强、早强、集料细、超流态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材料的脆性,增加了灌浆料在使用过程中开裂的风险。对于我们灌浆料配方设计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我们就要从这些特点出发,对症下药来减少灌浆料的裂缝,把灌浆料裂缝控制在微观形态下,至少裂缝大小要控制在无害状态下。
总结多年来从事灌浆料的研发、生产和施工中的经验教训。现对灌浆料的配方设计得出这八个字的设计心得:瞻前顾后,刚柔并济。
开裂的根本原因水泥在水化以及后期的工作过程中收缩应力大于灌浆料自身的内聚力。水泥的收缩包括塑性收缩、温度收缩、碳化收缩、干燥收缩。其中塑性收缩(主要包括水分的蒸发和水泥水化体积的减小)发生在水泥的凝结硬化之前,一般是搅拌完成12小时以内,收缩的大小约为水泥体积的l%,是水泥基材料主要的收缩。温度收缩是混凝土由于温度下降(在0℃以上)而发生的收缩变形,又叫冷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碳化收缩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物与空气中的C02(在有水分的条件下,真正的媒介是H2C03)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碳化收缩相对发展得较晚,而且一般只局限于混凝土表面。
灌浆料收缩原因分析
灌浆料产品在设计生产的配方是要求有着微膨胀的,那是什么原因引起灌浆料收缩的呢?
设备加固灌浆料收缩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合理的养护。随着空气湿度的降低,灌浆料的失水引起收缩,但是干缩的体积并不等于失水的体积,这是因为灌浆料的干燥首先是气孔水和毛细孔水的蒸发,而气孔水的蒸发并不引起灌浆料的收缩,而后发生的失水才会引起收缩。不同相对湿度内,干燥收缩的变化规律及失水干燥的原理并不相同。
集料起着限制收缩的作用,集料的数量和弹性模量对灌浆料的收缩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分子设计,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使用合理的外加剂材料进行灌浆料性能改性,对早期强度,凝结时间,强度发展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有效的控制了灌浆料的早期干燥收缩问题。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