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其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相应配套的辅助设备:分馏柱、冷凝器、分水器、收集罐、过滤器等。
釜体、釜盖的安装及密封:釜体和釜盖采用垫片或锥面与圆弧面的线接触,通过拧紧主螺母使它们相互压紧,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拧紧螺母时,必须对角对称,多次逐步加力拧紧,用力均匀,不允许釜盖向一边倾斜,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在拧紧主螺母时,不得超过规定的拧紧力矩40~120N.M范围,以防密封面挤坏或超负荷磨损。对密封面应特别加以爱护,每次安装之前用比较柔软的纸或布将上下密封面擦拭干净,特别注意不要将釜体、釜盖密封面碰出。若合理操作,可使用上万次以上。密封面***后,需重新加工修复方可达到良好的密封性能。拆卸釜盖时应将釜盖上下缓慢抬起,防止釜体与釜盖之间的密封面相互碰撞。如果密封是采用垫片(四氟、铝垫、铜垫、石棉垫等)密封,通过拧紧主螺母便能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密封结构的设计
结构设计上,高压及大直径密封为保证密封可靠,应选择双端面密封。通常大气端密封,由于压差大,设计成平衡型;介质端密封,由于密封腔内密封流体的作用,在密封端面两侧的压差小,可以设计成非平衡型;但考虑当运行时釜内介质压力或密封腔内密封液压力的不稳定而造成压力波动时也能满足使用,也应设计成平衡型。在一些引进装置中,低压工况密封也采用平衡型。这是为了减少端面摩擦热,防止端面液膜蒸发,从而可以获得较长的使用寿命。当釜内压力超过10MPa时,建议采用多级机械密封装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