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器—电动机互馈对拖的测试平台
这种测试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三相PWM整流器、被测伺服驱动器—电动机系统、负载伺服驱动器—电动机系统及上位机,其中两台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互相连接。被测电动机工作于电动状态,负载电动机工作于发电状态。被测伺服驱动器—电动机系统工作于速度闭环状态,用来控制整个测试平台的转速,负载伺服驱动器—电动机系统工作于转矩闭环状态,通过控制负载电动机的电流来改变负载电动机的转矩大小,模拟被测电机的负载变化,这样互馈对拖测试平台可以实现速度和转矩的灵活调节,完成各种试验功能测试。上位机用于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根据试验要求向两台伺服驱动器发出控制指令,同时接收它们的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保存、分析与显示。
copley R超低温伺服驱动器
1.copley R超低温伺服驱动器概述:
1)120-240 VAC 无刷/有刷电机数字驱动器
2)控制模式
3)Indexer, Point-to-Point, PVT
4)电子凸轮, 电子齿轮
5)位置, 速度, 力矩
2.copley R超低温伺服驱动器命令接口:
1)CANopen
2)ASCII, 离散 I/O
3)步进脉冲
4)±10V 位置/速度/力矩
5)PWM 速度/力矩
6)主编码器
伺服驱动器控制交流永磁伺服电机
随着现代电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永磁材料技术、交流可调速技术及控制技术等支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永磁交流伺服技术有着长足的发展。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日渐提高,趋于合理,使得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取代直流伺服系统尤其是在高精度、要求的伺服驱动领域成了现代电伺服驱动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
伺服驱动器在控制交流永磁伺服电机时,可分别工作在电流(转矩)、速度、位置控制方式下。系统的控制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由于交流永磁伺服电机(pm***)采用的是磁铁励磁,其磁场可以视为是恒定;同时交流永磁伺服电机的电机转速就是同步转速,即其转差为零。这些条件使得交流伺服驱动器在驱动交流永磁伺服电机时的数学模型的复杂程度得以大大的降低。从图4可以看出,系统是基于测量电机的两相电流反馈(ia、ib)和电机位置。将测得的相电流(ia、ib)结合位置信息,经坐标变化(从a,b,c坐标系转换到转子d,q坐标系),得到id、iq分量,分别进入各自得电流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经过反向坐标变化(从d,q坐标系转换到a,b,c坐标系),得到三相电压指令。控制芯片通过这三相电压指令,经过反向、后,得到6路pwm波输出到功率器件,控制电机运行。系统在不同指令输入方式下,指令和反馈通过相应的控制调节器,得到下一级的参考指令。在电流环中,d,q轴的转矩电流分量(iq)是速度控制调节器的输出或外部给定。而一般情况下,磁通分量为零(id=0),但是当速度大于限定值时,可以通过弱磁(id《0),得到更高的速度值。
从a,b,c坐标系转换到d,q坐标系有克拉克(clarke)和帕克(park)变换来是实现;从d,q坐标系转换到a,b,c坐标系是有克拉克和帕克的逆变换来是实现的。
伺服驱动器与变频器的差异
变频器与伺服放大器在主回路与控制回路上的区别如下:
主回路:变频器与伺服的构成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伺服中增加了称为动态制动器的部件。停止时该部件能吸收伺服电机积累的惯性能量,对伺服电机进行制动。
控制回路:与变频器相比,伺服的构成相当复杂。为了实现伺服机构,需要复杂的反馈、控制模式切换、限制(电流/速度/转矩)等功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