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要求废水的合理排放,有哪些处理技术呢?分别来看看无铬钝化剂和有铬钝化剂废水在镀锌件上废水处理技术的区别?在镀锌工艺中要使用大量的化工***。这些***中有些本身具***性,有些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物质。这些***物质会通过大气,废水的形式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伤害。
无铬钝化废水处理的方法:首先测定废水的总酸度T.A。然后计算:每立方米废水用生石灰=T.A*0.63(千克)。生石灰配成水浆(请注意生石遇水发高热,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入搅拌中的废水内,经三个小时以上可达PH10.5,废水如果达不到PH10.5,则继续搅拌并按0.3千克生石灰/每立方米废水的比例追加生石灰。此后,静置30分钟以上,将上层清液(好是滤液)移去另一槽,测定清液(好是滤液)的游离碱度F.AL。计算:每立方米清液用***=F.AL*0.5(千克)。清液中和后可正常排放。
但在客户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经无铬钝化剂钝化后的工件,仍会出现表面生白锈的问题。工程师对此现象给出分析,原因大致有三个:
其一,是钝化剂本身的质量问题。钝化剂的防锈性能欠佳,导致钝化后防锈效果差,出现白锈。建议选择市面上防锈效果好的 钝化剂。如何判断钝化液的效果好?我们一方面要关注钝化后的盐雾试验和恒温恒湿试验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钝化后的工件在实际环境中的存放效果,也即钝化剂整体性能的稳定性。
其二,操作过程不规范。一方面是指钝化过程的不规范,导致钝化膜形成不佳,钝化效果打折扣,出现白锈。另一方面是在钝化后的工件进行后期打磨时,***了钝化膜,导致钝化膜***的部位防锈效果差,出现白锈。工程师建议,在实际的钝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产手册的说明进行规范操作。
其三,经钝化剂钝化后的干燥不充分和存放不当。对于角铁和护栏板等叠放密实的工件,如果没有干燥充分或者有雨水渗入,由于堆放密实,水分一旦渗入后不容易出来,长期残留在工件层间的水分在高温下会加速腐蚀工件,从而导致白锈发生。工程师建议,对于角铁和护栏板等叠放密实的工件,建议存放于室内,如确实需放在室外,需加盖防雨布,避免工件内部积水。
钝化剂的使用过程中,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1.工艺流程为:除油—抛丸—渗锌—分离除尘—清灰—钝化—干燥,工件钝化时,推荐使用喷淋钝化方式,可大幅减少浪费,实现无废液排放。
2.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工件带入槽液的粉尘中含有铁粉,槽液会逐渐变成红色,不影响耐腐蚀性能,仍可继续使用。
3.在干燥和固化方面,可烘干或自然干燥。若是烘干,建议烘干温度为80~250℃为宜,烘干时间可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进行调整,以满足工件表干不粘手为标准。
4.若客户要对钝化后的工件进行盐雾实验,建议在工件钝化完成,并放置24小时(即后固化时间)之后,再进行盐雾实验。
5.渗锌无铬钝化剂系列产品的保质期为6个月~1年。
钝化剂耐***涂层都是采用辊涂法涂敷于镀锌板表面。涂料中的有机树脂是以微小的颗粒悬浮于水相中,当烘干时,水分逐渐蒸发,体积随之缩小,这些分散的聚合物颗粒渐渐互相接近,颗粒之间存在的毛细管压力迫使颗粒挤紧,随着水分的蒸发进行,压力继续增加,使颗粒变形,z后颗粒间互相融合成连续的有机膜。因而 无铬钝化剂耐***处理以后的烘干温度和时间非常重要,否则就会造成涂膜的固化不良,钢卷内部镀锌板之间互相粘结。一般涂膜厚为1μm,烘干时板温达110℃左右,然后再冷却到室温卷取。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