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铜镀金在线咨询「芜湖国瑞」
作者:芜湖国瑞2022/4/13 20:52:44







常见镀后处理:

除氢处理

      大部分金属基体如钢铁、铜,在前处理(酸洗、阴极电解除油)及电沉积过程中,都会产生“氢”,有部分还没来得及形成“氢气”即以“氢原子”的形式渗入到基体和镀层中,使镀件产生脆性,严重降低零件的抗拉强度,称为氢脆。因此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领域使用的零件镀后都必须经过“除氢”处理,有些在使用中要求抗拉强度高的零件也要进行“除氢”处理。除氢处理是在2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的,处理时间根据零件要求的抗拉强度来决定。除氢处理应在镀后的3小时内进行。






电镀层的选择原则

镀层的选择原则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被覆盖金属的种类和性质;

2)该金属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公差;

3)该金属零件的用途和工作条件;

4)镀层的性质和用途。

1、按基体材料选择

1)、不锈钢、轧制的磁合金材料以及镍铜合金等,一般不需要保护层;

2)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零件,在大气中容易被腐蚀,镀锌、镉后均需经过钝化处理;

3)钢制弹簧零件在镀锌或镀镉后需要进行除氢处理;

4)铜及其合金零件、湿热带使用的产品,应加以保护,一般产品可进行光泽性酸洗和钝化处理;

5)铝及铝合金零件,进行阳极氧化后,再用重铬酸盐封闭;

6)锌合金零件,采用磷化、钝化、电镀。




电镀加工按镀层用途选择

1)防护性镀层:主要作用是保护基体金属免受腐蚀,不规定对产品的装饰要求。

2)防护-装饰性镀层:除保护基体金属外,还使零件美观。

3)功能性镀层: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外,主要用于特殊的工作目的。

按金属接触偶原则选择

在腐蚀介质的环境下,两种互相接触的金属,会因其电极电位的不同而发生接触腐蚀,作为阳极的金属加速腐蚀。因此,在选择电镀层时,必须考虑镀层与基体金属在电化次序中的位置应尽量接近,一般要求两种金属的电极电位差不超过0.5V。

不同镀层的性能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因此产品进行电镀加工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环境,选择适当的镀层。





规定出各种电镀加工工艺的工艺参数及控制方法。对溶液规定出定期化验(对电解除油、镀镍溶液等每三天化验一次,对化学除油、镀黑镍溶液、镀铬溶液每天化验一次等),对部分溶液定期更换(化学去油、酸洗溶液、超声波溶液每15天更换,铬酸活化每周更换等),保证各种溶液成分保持在工艺范围内;除油、酸洗、镀镍溶液24小时循环过滤,镀镍溶液每15天抽出清洗镍阳极,镀镍溶液每三个月大处理一次,保证溶液的纯净度,每班次擦拭极杠、清洗挂具,保障产品镀层的防锈能力及结合力。

规定出各种产品各个镀种的电流,每种产品每种规格都有固定的挂具、固定的挂数、固定的电流,再加上固定的时间,保证不同批次的同种产品镀层厚度的一致性。

利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溶液温度及pH值,每班次用温度计及pH试纸监测3次,利用安时计控制添加剂的加入量,同样每班次利用量筒监测3次,保证产品色泽的一致性。





商户名称:芜湖国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