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层的选择原则
镀层的选择原则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被覆盖金属的种类和性质;
2)该金属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公差;
3)该金属零件的用途和工作条件;
4)镀层的性质和用途。
1、按基体材料选择
1)、不锈钢、轧制的磁合金材料以及镍铜合金等,一般不需要保护层;
2)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零件,在大气中容易被腐蚀,镀锌、镉后均需经过钝化处理;
3)钢制弹簧零件在镀锌或镀镉后需要进行除氢处理;
4)铜及其合金零件、湿热带使用的产品,应加以保护,一般产品可进行光泽性酸洗和钝化处理;
5)铝及铝合金零件,进行阳极氧化后,再用重铬酸盐封闭;
6)锌合金零件,采用磷化、钝化、电镀。
电镀层的质量检查评价标准:
一、镀层的耐蚀性
评定镀层耐蚀性的试验方法主要有两大类:自然环境试验和人工加速腐蚀试验。前者包括使用环境下的现场试验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大气暴露试验,这类方法可真实地评定镀层的耐蚀性,但缺点是周期太长;后者包括中性盐雾试验(nss)醋酸铜加速试验(cass)、腐蚀膏试验、电解腐蚀试验、工业性气体腐蚀试验、湿热试验等。所有这些耐蚀性试验都有相应的,其规定了试验的条件和评价方法。
二、镀层的结合力
电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也称结合强度)的检验方法有很多,但都是定性的测试。常见的镀层结合力的测试方法有摩擦抛光试验、剥离试验、锉刀试验、划格划线试验、弯曲试验、热振试验、深引试验等。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镀层,也有不同的评定标准,具体使用时可査阅相应的。
电镀加工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虽然传统上被分在机械加工产业的大类中,但在实际上属于电化学加工工艺,是一个非常***和的工种,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和的生产过程。
电镀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变量较多,生产的手段比较灵活,所用的原料则涉及大化工、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和冶金、环保等多个领域。电镀加工行业的生产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符合规定(品质均匀、符合标准)的产品。
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生产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因人而异,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因此实行电镀加工标准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各个方面均进行标准化管理,终达到整个电镀加工的标准化管理。
电镀加工基准排气量
基准排气量,指用于核定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而规定的生产单位面积镀件镀层的废气排放量的上限值。基准排气量的大小与电镀线类型、工件尺寸、集风面积与效果等因素有关。
根据我们对珠三角某市的挂镀线电镀情况,基准排气量一般都偏大,是《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给出的上限值的2~5倍左右,分析原因可能为: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挂镀电镀线规格大,集风面积大;电镀线前处理(碱除油)中挥发大量碱雾,导致车间环境较差,企业为改善车间环境,加大车间收集系统风量;
GB 21900-2008中基准排气量是五类,但是企业在运行中将不同“类别”废气混合收集,使单个类别废气量数值增大;还有一些辅助工程如退镀,其废气亦纳入废气收集系统;另外,还有密闭线负压收集、镀槽边收集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废气排放量增加,基准排气量大于标准给出的上限值。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