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不少社区为了推广垃圾分类,经常向居民发放垃圾袋。采访时,不少市民都表示曾取过这种超薄的塑料垃圾袋,即使参加和垃圾分类不相干的社区活动,垃圾袋也常常被作为纪念品发放。在居民李先生家中,记者见到引人深思的一幕:社区发的超薄塑料垃圾袋塞了满满一抽屉。“去年的还没用完,今年新规实施后,又发一大包。”李先生所在的小区仅有200多户居民,早在去年就开始推广垃圾分类。为了提高参与率,社区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4种颜色的超薄塑料垃圾袋,分别对应4色垃圾桶,鼓励居民将垃圾分类装入不同袋子,投放后再由分拣员开袋检查投放效果。这种模式出发点很好,听上去也简单易行。但记者观察发现,实际运行时似乎遭遇了尴尬——累坏垃圾分拣员。初夏的清早,气温并不高,分拣员王师傅皱着眉,满头大汗,居民打包好的厨余垃圾,他都要逐个解开,倒出里边的东西,再使劲儿抖搂抖搂塑料袋。此番操作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塑料袋从厨余垃圾中“解救”出来,回到其他垃圾的“正道”上。一对年轻情侣走了过来,档案袋大小的塑料袋中只装了几块。王师傅的眉头更皱了。

从PBAT的成本构成来看,原材料单耗为8993元/吨,占PBAT总成本的比重为71.88%。未来可以通过***技术的突破推动PBAT单耗成本的下降,目前有技术以PBAT为基料,以质量分数50%表面改性的碳酸钙为填充物,可制备出具有较好吹膜性能的可降解高填充复合物,大幅降低了PBAT的单耗成本。PLA和PBAT性能较好,成本在当前各类可降解塑料中相对较低,经济替代性较好,行业发展潜力巨大。PLA透明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产日用塑料制品,薄膜,产品包装等;PBAT由较好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可用于生产一次性日用品、包装材料、农用薄膜等领域。二者使用后都能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将有望成为未来主流的可降解塑料产品。

纤维素由植物纤维素乙酰化后制得,终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物降解塑料。根据取代度大小,纤维素可分为一纤维素、二纤维素、三纤维素。由于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被乙酰基取代,消减了分子间氢键的作用,纤维素分子的间距增大,使得二纤维素(CA)表现出良好的热塑性。
CA的性质与通用塑料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透明性,透光率在85%以上,符合透明塑料的要求。它具有加工性良好、易成膜、亲水性优异、通量大以及耐氯性高等特点,被制成各类渗透功能膜并广泛应用于不同水体的淡化和处理。
CA的较大用量领域是制备过滤嘴,也可用作工具手柄,自行车把,笔杆,眼镜框,油类、苯的容器,保温绝缘材料,板、管、棒等型材和包装薄膜等。另外用CA制成的无纺布可用于***包扎,与伤口不粘连,是卫生材料。

降解塑料逐渐起步,未来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可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国外开发可降解的塑料始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各国环保意识增强和降解塑料成本下降,降解塑料在未来几年可能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降解塑料替代需求广,潜在需求大。降解塑料的性能介于聚乙烯和聚之间,所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降解塑料将替代这两种塑料的部分下游应用。我们假设到 2015 年,降解塑料在政策的推动下能够替代 3%农用塑料制品传统塑料的需求;替代 4%包装用塑料制品传统塑料的需求;假设塑料行业年均增长速度为 3%,则降解塑料的总需求量将达到 440 万吨,相对于目前约 80 万吨的世界总产能,未来 5 年的 CAGR 将达到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