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使用的脚手架有哪些种类和特点? 扣件式 1、优点 1)承载力较大。当脚手架的几许尺寸及结构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时,一般状况下,脚手架的单管立柱的承载力可达15kN~35kN(1.5tf~3.5tf,规划值)。 2)装拆便利,搭设灵活。由于钢管长度易于调整,扣件衔接简洁,因而可适应各种平面、立面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用移动脚手架。 3)比较经济,加工简略,一次出资费用较低;如果精心规划移动脚手架几许尺寸,注意提高钢管周转使用率,则材料用量也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扣件钢管架折合每平方米建筑用钢量约15公斤。 2、缺陷 1)扣件(特别是它的螺杆)容易丢失; 螺栓拧紧扭力矩不该小于40N·m,且不该大于65N·m 2)节点处的杆件为偏疼衔接,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力,因而降低了其承载才能; 3)扣件节点的衔接质量受扣件自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显著。 3、适应性 1)构筑各种形式的门式脚手架、模板和其它支撑架; 2)组装井字架; 3)搭设坡道、工棚、看台及其它暂时构筑物, 4)作其它种门式脚手架的辅佐,加强杆件; 4、搭设要求 钢管扣件梯形脚手架搭设中应注意地基平坦坚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牢靠的排水办法,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依据连墙杆设置状况及荷载巨细,常用敞开式双排梯形脚手架立杆横距一般为1.05~1.55m,砌筑脚手架步距一般为1.20~1.35m,装修或砌筑、装修两用的脚手架一般为1.80m,立杆纵距1.2~2.0m。其搭设高度为34~50m。当为单排设置时,立杆横距1.2~1.4 m,立杆纵距1.5~2.0m。搭设高度为24m。
一,脚手架的作用
1.可在脚手架上建造;
2.在脚手架上堆放物料;
3.可以在脚手架上运输。
二,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1.脚手架的宽度一般为2m左右,小不小于1.5m;
2.施工期间,脚手架在各种载荷下均不会变形,也不会晃动或倾斜。
3.易拆卸,携带方便,可重复使用;
4.根据当地情况,在当地收集材料并尝试节省材料。

目前国内脚手架普遍存在钢管、扣件、顶托及底托等材料质量不合格,目前实际施工中理论计算没有考虑到这些。 施工 扫地杆缺失,纵横交接处未连接、扫地杆距地距离过大或过小等;脚手板开列、厚度不够、搭接没有满足规范要求;大模板拆除厚内侧立杆与墙体之间没有防坠网;剪刀撑在平面内没有连续;开口脚手架未设斜撑;脚手板下小横杆间距过大;连墙件没有做到内外刚性连接;防护栏杆间距大于600mm;扣件连接不紧,扣件滑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