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冷色
冷色主要是指青色、蓝色及邻近色,它的可见度较低,在视觉上能够产生退远的感觉。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在狭小区域的边缘使用冷色,或者接近于冷色的植物,这样可以有效增加空间的深远感。冷色同时还具有收缩感,所以在园林经过设计中若与暖色进行搭配,它的面积必须要大于暖色。冷色给人感觉安静与庄严,其中经典设计如南京中山陵墓,它的建筑屋面便是以蓝色为主,两侧再配上深绿色的绿松,给人以肃穆之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尤其是对花卉进行组合时,冷色花卉尽量搭配适量的暖色,这样则可以营造出轻松欢乐的氛围,如在广场的花坛及草坪中。
![](https://img3.dns4.cn/pic1/332509/p4/20210715162721_9810_zs.jpg)
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人们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使乡村也成为观"(Cosgrove,1998,P70)。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将人束缚于君权之下,人被系于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且又为人类生活,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人如母亲襁褓中的***。城市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存与生活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新兴的城市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城市,同时不断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新们想用理想 城市的模式来***和统领理想的乡村风景,实现一种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新秩序。
![](https://img3.dns4.cn/pic1/332509/p4/20210715162718_6839_zs.jpg)
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景观作为视觉美的含意的第二个转变,源之于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化本身是文艺复兴的成果,至少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各大城市,城市环境极度恶化。城市作为文明与高雅的形象被毁坏,相反成为丑陋的和的场所,而自然原野与田园成为逃避的场所。因此,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也从欣赏和赞美城市,转向爱恋和保护田园。因此才有以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LandscapeArchitect而非Gardener)的出现,和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而非Gardening);因此才有以倡导田园风光为主调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和以保护自然原始美景为主导的美国***公园体系;因此也才有霍华德那深得人心的田园城市和随后的田园郊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