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工业内窥镜检测效率因素有哪些?
一体化手持便携性。到达检测现场后,如果使用的是一体化手持便携工业内窥镜,那么检测人员可以手持工业内窥镜迅速开始检测;但是对于没有采用一体化设计,非手持便携的工业内窥镜,因为显示器和手持机部分的分体设计,检测人员不得不额外执行一个操作:找到合适的平台稳妥放置显示器。由于检测场所情况各异,需要合适的放置位置有时也并非易事,再者如果要对多处检测对象进行检测,每换一个地方就需要更换摆放显示器的位置,耗时耗力,完成整个检测任务的效率自然也不会高。
内窥镜比较测量法
比较测量法的原理是基于上述原始的测量方法,使用已知尺寸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通过相对量的比较从而得到对比检测数据。但值得一提的是,比较法测量要求镜头必须与被测物相对垂直方能保证一定的精度。在实际发动机孔探测量中如遇有较大尺寸的缺陷测量(超出双物镜立体测量模式的可测量范围))时可以选用该测量技术。
内窥镜在航天航空的应用
传统的硬杆镜曾经一度成为检测飞机发动机的优选设备,但是随着视频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视频内窥镜已经逐渐取代了直杆镜。不管是还是民用领域,原始设备制造商在制造发动机时会用到视频内窥镜,例行维修活动,例如检查机身、辅助动力装置和发动机等,也同样会使用视频内窥镜。利用工业内窥镜可以完成的检测内容很多,检查泄漏、腐蚀和表面裂缝,检查内部缝隙,识别堵塞原因,探测外部物体等。随着存储技术和存储设备的发展,视频内窥镜还可以方便地将检测图像及数据存储在DVD、存储卡上,从而能够将这些信息转移到PC做进—步的评估或存储。
内窥镜具体探测航空发动机
1.了解探孔的位置和路径
大部分航空发动机上都预留了专门的探孔,以便使用工业内窥镜检查发动机内部隐患、或进行故障排查。因此针对所需要进行的检查任务,先了解孔探的位置、以及从探孔到达待检测部位的路径。***关注路径是否弯曲、路径长度等。以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检测为例,往往在燃烧室上、或者是低压涡轮一级导向叶片上有预留的孔探口。
2.选择适当的孔探设备
根据前面了解的探孔位置和路径、以及检测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孔探设备,即:工业内窥镜设备。仍以上述涡轮叶片检测为例,如果对转子叶片前缘进行检测,从燃烧室上的探孔到叶片前缘的路径往往是弯曲的,因此可以选用柔性镜,例如∶纤维镜或者电子视频内窥镜;如果对转子叶片后缘进行检测,从低压涡轮一级导向叶片上的孔探口进入后的探查路径是直的,因此可以选用光学镜中的直杆镜,当然也可以选择柔性镜。如果希望缺陷判定结果准确,则应该选择具有测量功能,特别是3D测量功能的内窥镜。
3.小心谨慎进行孔探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进行孔探检查的过程,与其他内窥镜检测的过程是类似的,需要小心谨慎地地送入、或者撤出探头,不能硬拉硬拽,避免设备损伤。另外,在检测过程中,除了实时查看发动机内部情况外,可以采用拍摄照片或者录制视频等方式记录现场的一手资料。如果选用的是光学内窥镜,例如:直杆镜或者纤维镜,可以通过外接摄像设备进行记录。如果发现腐蚀、磨损、凹坑等缺陷,利用内窥镜的测量功能进行长度、深度、面积等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