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结构解析
内窥镜是一种融合了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光学等多项技术的新型无损检测仪器。良好的精密机械设计和信号收集处理是电子内窥镜的技术核心,需要建立完整的能够流畅进行弯曲控制的机构和完成图像收集与远距离传输的单元。总体来说,其原理主要是通过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将图像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再还原为光信号,经过显示屏进行图像的呈现。
内窥镜可应用领域
在无损检测领域中,内窥镜一直都是目视检测不可或缺的优选工具,在不拆解或不***设备的前提下可迅速快捷的、成本低廉的获得设备内部的真实情况。
内窥镜可应用于以下领域:
1.精密铸造与机械制造行业:用于零部件铸造、液压类铸造、泵体阀体类铸造、机械零部件铸造、管路管件类铸造,检查铸造夹砂情况、毛刺情况及交错孔情况等质量控制;
2.航空航天及民航行业:用于发动机叶片、燃烧室腔体等部件定期检查或机体检查;
3.石油化工行业:用于精炼厂的储存罐、热交换器、球罐车等行业的管道设施,对容器、钢瓶、管路等内部缺陷探测检查;
4.铁路船舶行业:用于电力机车、空调系统、涡轮、加热器、柴油机、管道检查;
5.电力行业用于涡轮机、管道、冷凝器管、泵、锅炉、热交换器、阀门等检查。
内窥镜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呢?
视频探头前端的三维相位扫描测量镜头上的两个可见光LED光栅矩阵,将频闪发射的矩形光栅多条平行阴影线交投影到被测物体表面上,由于物体表面几何形状的变化产生各种条纹,这些条纹就包含了物体表面的三维信息。由视频内窥探头前端的CCD摄像头获取条纹的图像信息,主机内的数据处理系统再对此进行扫描和运算处理,然后根据相应的数学转换模型和重构算法对物体的轮廓进行三维重构,即获得了被测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进而就可以进行各种测量模式的具体操作,获得测量结果。可更加准确的观察内部情况,这也是无损检测中一种重要的检测技术。
对内窥镜孔探图像进行测量是特征提取的核心工作,是进行故障诊断的前提,传统的手工法测量缺陷尺寸时容易出错且工作效率较低.为了提高孔探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实际孔探检测时,需要测量的对象往往是压气机叶片和涡轮叶片,这些零件常出现裂纹、掉块和挠曲的损伤,为了对损伤进行评估,需要对缺陷进行准确的测量。
三维立体相位扫描测量技术
三维立体相位扫描测量技术还增加了深度剖面测量等新型的测量模式。仅需选择两个测量点,系统就会自动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建立垂直于扫描表面的截面,可以直接得到剖面深点,生成剖面视图,沿剖面的所有点的深度都可以直接测出,通过三维点云图可以一次得到测量区域内深点的位置和深度值,有助于对缺陷的形成原因、性质及缺陷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有助于对叶片上的凹坑、掉块、烧蚀等损伤的深度测量。若使用双物镜测量法的深度模式,则需要先放置3个测量点,建立一个基准平面,然后在凹坑或掉块内手动选取“深点”,通过深度值的实时显示人为地判断该区域深点位置。因手动选点的数量有限,将导致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差,测量精度不能被保证,且测量效率低。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